第十三章:生财有道

    第十三章:生财有道 (第2/3页)

门阀世家的力量依旧强大,此时若是虢夺他们的利益,势必会导致他们离心离德。

    更何况,这些人中,有绝大多数,当初都是自己的故旧,当初打天下和在玄武门夺门时,他们对自己可谓是赤胆忠心,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旦要整肃盐务,就意味着要对他们严苛起来,甚至还可能要杀鸡儆猴,这是李世民不愿意看到的。

    他吁了口气:“卿家所言甚善。”随即笑起来:“马卿乃国家栋梁,是谁又让你去养猪,这个人真是大胆。”

    马周顿时心里明白了。

    陛下故意岔开了这个问题,显然此时没有痛下决心解决盐务的问题。

    他只随口敷衍几句:“此臣心甘情愿,并非为人所迫。”

    “一定是那个陈正泰了......”李世民摇摇头。

    等屏退了房选龄和马周,李世民一个孤零零的坐在殿中,陷入了深思。

    道理,他何尝不懂,盐税乃是国库最要的支撑,迟早大唐要面对这个问题。

    现如今天下初定,朝廷开始对河西用兵,甚至还可能与突厥人用兵,除此之外,还有运河需要拓宽,国库之中,根本无钱可用,若是能收回盐井,那么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可问题就在于,壮力断腕,谈何容易啊。

    他不禁苦笑,低头,看了一眼陈继业的奏疏。

    奏疏里那些各种撒泼甩赖,表示自己不想干了的字眼,清晰的映入李世民的眼帘。

    李世民沉吟一刻,提笔,在奏疏下回道:“卿自便之。”

    这短短的四个字,便算是陈继业几次上书的正式回应了。

    大抵的意思是,这个事你别再咋咋呼呼,朕也不想解决问题,所以你住嘴,爱咋咋地,你的问题自己解决吧。

    ............

    陈正泰每天都在忙碌。

    他很快就发现长安附近有一处巨大的盐矿。

    这盐矿几乎是无主之物,因为有丰富的矿物质,土地上几乎不长什么庄稼,自然而然,也不值钱。

    虽然都叫盐,可这个时代的取盐之法,只有海水制盐和卤水制盐两种,矿盐这种含有大硝和磷钾的玩意,吃了是要死人的,被人称之为毒盐。

    因而这长安城外一大片的盐矿,几乎被陈正泰花了不到数十贯钱便买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