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英雄3连

    第二章:英雄3连 (第2/3页)

    z国边防部队C战区边防三连,1978年12月24日,由文山军分区边防1营1连2排扩编为边防三连,全连官兵共165人,驻扎在我国西南边境线上犯罪活动猖獗的野人坡。

    这是一支有着光辉历史的连队。解放战争时期,这支连队是渡江战役中的先锋部队;解放战争结束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各种战役中依旧战功卓著;七十年代,在正式扩编为边防三连后,在边境自卫反击战中,更是涌现出了一个个英雄人物————————1979年2月17日17时35分,三连担任主攻连,进攻敌军上蓬据点,至18日攻占据点,歼灭敌军63名,缴获60迫击炮13门。并攻占敌军盘踞的上马槽、1580高地、中和大山、解弯包等地,歼敌52人。

    3月8日配合126团反击普棒敌军。次日主攻普椿,毙敌43名。缴获60迫击炮3门,高机5挺,枪155支………………

    1983年9月10日,三连指导员闵汝成率突击分队袭击敌军1365高地,毙敌24名,缴获冲锋枪24支,在战斗中指导员闵汝成为了掩护战友撤退,在挡住敌人数次冲锋后,拉响了光荣弹,壮烈牺牲。闵汝成指导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勇于献身的模范指导员”称号。

    1986年1月7日,三连奔袭普格敌军104边防屯,毙敌6名,伤23名,俘虏上尉军官1名。

    1月28日,班长毛羽亮拔除敌军1365高地骑线点。毙敌41名,伤6名。军区授予毛羽亮“战斗英雄”称号。

    1986年1月7日晚10时许,指导员王成武带领5名战士在我边境巡逻,发现一股敌军窜入我境内,短短2分钟,共毙敌6名,伤敌11名,俘虏1名上尉军官。指导员王成武壮烈牺牲,17日,军区授予3连王成武指导员“戌边英雄指导员”称号。

    1987年2月,三连参加围歼西罗楼特工队和攻打郭参地区的战斗,继续担任主攻连,中央军委授予三连“英雄连”称号……………………

    在遥远的边境线上,三连的战士们,远离了喧嚣,远离了热闹,远离了亲人,来到祖国的边防线上用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是生命,捍卫着共和国的尊严,守候着人民的安宁。

    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三连的战士们永远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能在战斗之中使敌人闻风丧胆,同时,也能在和平之中诉说边防军人胸中浓烈的一腔赤诚:

    我们——

    远离了烽火硝烟的战场

    号角却在山谷里回荡

    我们——

    跨上了时代的战马,

    驰骋于沙场,

    挥师新的疆场,

    剑指乾坤。

    不用举起盛满美酒的夜光杯

    何须将催征的琵琶弹响

    我们——

    带上父老的重托

    带着民族的期望

    为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为让中国走上真正的富强

    我们奋斗着战斗着

    我们——

    新时代的边防军人

    把青春献给祖国

    在苦练中磨砺意志

    在襁褓中丰莹翅膀

    我们——披荆斩棘

    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

    我们——永往直前

    向前前进前进!

    …………………………

    ………………………………

    这时,礼堂门外一个略显衰老,但绝对精神的声音打断的李武的检讨,“那可不一定!”

    一位老人走进了礼堂,他的肩上配戴着金灿灿的麦子和一颗装满了这身军装的主人所经历的硝烟的将星。这正是李武所在的边防5军的军长————夏忠学。

    夏军长带着身后的参谋们一进门,连长和指导员立马站起来走上前去迎接,“报告军长同志!边防3连正在对昨天的战斗进行总结,请指示!”接着庄严肃穆的向军长敬礼。

    夏军长微微一笑,淡淡的说道:  “我来,就是来说说这件事儿的。”

    李武一听夏军长这么说,总觉得后背一阵凉,感觉这次的事儿真的闹大了,军长都亲自来修理自己了…………

    夏军长走到还在出神的李武面前,眼一晃便看到了李武手中的白纸。夏军长笑了笑,拍了拍李武的肩膀,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