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又到种田时
第二十三章 又到种田时 (第2/3页)
的工匠、中青年妇女和小孩。蒋通把这五万人全部转移到大陆外的长岛,这其中大多数人唯一的工作就是编织锁子甲。蒋通的期望值也不高,五万人,五年之内,每人能编一副甲出来他就可以偷笑了。
至于自己东莱老家这边,专门种田的人已经很少了,蒋家原先的佃客、家奴,大多转移到了海外的长岛。长岛,在现代称为庙岛群岛,由大大小小三十二个岛屿组成,国家设立长岛县统一管理。距离蒋通的牟平庄园不是很远,但也有足够的距离。现在的长岛,反而成了蒋家的高度酒、罐头、瓷器、盔甲、玻璃、海盐、海船的生产基地。前前后后容纳了七八万人。蒋家东莱牟平的庄园,反而成为了防卫长岛的大陆哨堡。
蒋通在东莱这边安放了私兵五千人,一千人驻扎在牟平庄园里,四千人驻扎在长岛各个岛屿上。这一支部队是他最可信赖的力量。暂时由自己的老爹亲自统帅,蒋盛辞去鹰扬将军幕府的职务,辅助自己的父亲。毕竟这里是他的要害所在。
哎,家里还是人丁不旺啊,虽然作为一个现代人,对亲戚这种东西远没有古人那么看重。但是至少是在这个时代,最为可靠的,还是自己的血亲。
不过,说到人丁不旺,从中平二年开始,蒋通除了开始种渤海以及东莱的田以外,也努力的种自己老婆这一块田。到了中平三年(186年),终于开发出了成果,自己的老婆成功的为自己生下了第一个孩子!
“夫人辛苦了。”
“夫君,可惜只是个女儿。”
“女儿好啊,女儿就是爹妈的贴心小棉袄。女儿好!”
“夫君请不要如此安慰妾身,夫君一家,三代单传,公公婆婆当初听到妾身有孕,那可真是喜出望外。到了今日,除了夫君,公公婆婆可不怎么高兴的。”
“夫人多虑了,生男生女是男人的问题,关你们女人什么事?再说了,为夫可不是只喜欢男孩子。若是这世上只有男子没有女子,这人类早就灭绝了!”
“可是夫君如今名满天下,也创下了好大的事业,这总要有人继承吧?”
“嗯,夫人,女儿为什么不可继承为夫的事业呢?好吧,就算一定要儿子来继承,夫人与我都年轻得很,我们来日方长啊。”
“夫君,妾身不是善忌之人,不反对夫君纳妾的……”
“夫人,为夫毫不讳言喜欢女人,喜欢漂亮的女人。不过为夫可是很挑剔的,一般的庸脂俗粉,可是进不了为夫的法眼哦。再说了,为夫的长子,最好还是嫡子比较好。”
“妾身多谢夫君厚爱,还请夫君为我们的女儿取名。”
“嗯,夫人去年不辞辛劳,与通一起整日整夜照顾、救治那些疫民,活人无数。虽不是医,却远胜医,我们的女儿,就叫‘顾’吧。小名儿就用药材来取名,叫做‘辛夷’如何?”
“好名字,夫君高才……”
……
当蒋通在渤海奋力种田,渤海郡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时。整个大汉朝的统治却在摇摇欲坠。
凉州的叛乱此起彼伏反反复复的间断持续已经差不多快一百年了,可以说东汉自建国以来,凉州就没有让统治者觉得消停过。这里羌人、氐人、汉人杂居,世家大族和贪官污吏的催逼也日甚一日。********、阶级矛盾交错。就如同一堆毛线,怎么理都理不清楚。到了中平元年(184年),趁着中原黄巾起义,凉州的羌人首领北宫伯玉、李文候起兵反汉。之后又得边章、韩遂等汉族名士加入。声势大振。叛军连连击败凉州军。最后在中平二年(185年)的春天打到了长安边上。朝廷不得已派出刚刚履新冀州牧不久的皇甫嵩到长安平叛。可是张让、赵忠等阉人背后捣蛋,害得皇甫嵩无功而返不说,好好的县侯被降成了乡侯。士族和宦官的矛盾进一步扩大。
中平二年八月,司空张温代替皇甫嵩统领平叛军队,与凉州叛军对峙。本来双方多次交战,不分胜负。结果一天晚上一块陨石掉进了叛军的营帐(这种事也有?史书就是这么记载的啊)。政府军趁此机会猛攻,叛军大败。但不久因为政府军追击太过,反而被叛军反戈一击,除了董卓军全师而退外,其余各路军队损失惨重。
之后政府军连遭败绩,中央政府放弃凉州的呼声开始高涨。但是叛军可不仅仅满足于一个凉州,而是再次叩关长安。东汉政府不得已再次启用皇甫嵩,由皇甫嵩、董卓各带兵两万抗击叛军。在这次平叛战争中,皇甫嵩远高于董卓的军事才能显露无疑,每当两人意见相左时,只要按着皇甫嵩的意见办,一定就是大胜大胜大胜。董卓因此对皇甫嵩忌惮万分。
时间进入中平五年(188年),凉州叛军内部几经内讧、自相残杀、整合。韩遂、马腾取得了叛军的领导权,成为凉州最大的两个军阀。不过面对汉末第一名将皇甫嵩,这两位仁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吃败仗的份。眼看彻底平定凉州叛乱的日子不再遥远了。
不过这时候的东汉政府,真的已经是病入膏肓了。各地世家豪强、贪官污吏在经过黄巾起义的打击后,不思悔改,反而对平民加倍的压迫。于是不少豪杰、黄巾余部借着黄巾的名义再次起事。青州张饶,徐州昌豨,白波郭太、杨奉、李乐,黑山张燕,开阳臧霸、孙观、吴敦、尹礼,益州马相,荆州区星、周朝、郭石等各自聚众一方,聚众数万至数十万不等。幽州以北的乌丸首领丘力居勾结中山国国相张举、原泰山郡太守张纯屡屡进犯幽州、冀州、并州、青州等北方四州。骑都尉公孙瓒先胜后败,不能制止乌丸的进犯。东汉的领土上,再次烽烟阵阵。
太常刘焉,上书皇帝,说现在的贼寇规模巨大,多数跨越几个郡国。单靠一个郡国的太守、国相难以剿灭。而一州的刺史,只有监察权,没有行政权、军事指挥权。应改刺史为州牧,由州牧统领一州之行政、军事,统一指挥各个郡国的太守、国相剿灭反贼。州牧人选,以宗室、重臣为主。即使不任命州牧的各州,也要加重刺史的权限,使其正式成为各州郡国的上级长官而不是监察官员。皇帝同意了这个建议,任命刘焉为益州牧、刘虞为幽州牧、董卓为并州牧、刘岱为兖州刺史、焦和为青州刺史、陶谦为徐州刺史。均凌驾于各州所属郡国太守、国相之上。至此,东汉的地方割据势力大涨,大汉朝的分崩离析已经不远了。
在这么一波剧烈的人事变动中,蒋通居然被遗忘了。仍然被摁在渤海郡太守的位置上不动。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他开始逐渐的与张让疏远。每年常规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