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河北风云动

    第八十六章 河北风云动 (第2/3页)

邺城。之后危机感加重的袁绍集团,也很是精诚合作了一段时间,只想着怎么励精图治,一雪前耻。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清河、安平、河间、北巨鹿等地陆续传来的消息,以上三个半郡国内的世家,凡是家里有人在袁本初这里出仕的,都遭到了清算。田产被剥夺,家奴私兵被释放,其根基在这三个半郡国内的冀州世家,一个个如丧考妣,仿佛魂都被抽走了——世家大族没有了庄园就没有了稳定的生产资料。没有了大量的佃农家奴,就没了可以剥削压榨的生产力。没有了私兵,就没有了维持自己庄园内土皇帝地位的军事实力。这些东西全都没有了,世家大族就不再是世家大族了。

    蒋通在转世前,从小到大看过的书或许一万本没有,但是几千本是怎么都有了。所有的这些书里,他印象最最深刻的却是一篇童话:《地球上还剩一个鸡蛋》(向伟大的童话作家郑渊洁先生致敬,您的大作给了我一个十分精彩的童年。),在这篇童话里,作者非常深刻的揭示了一个道理:不患寡,患不均。人的天性,或者说中国人的天性并不是要求自己过得好,而是见不得别人过的比自己好!

    所以幽州的百姓们虽然过的日子相当艰难,但是当他们听说自己的州牧跟自己过的差不多的时候,心理一下子就平衡了。所以当比起老百姓来说,道德节操低得没有下限,自私自利到了极致,特别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的世家大族们,在刚刚听到自己因为出仕袁绍而导致自家的庄园被蒋通没收后,还比较硬气的说要和蒋浩然死斗到底。但是当进一步的消息传来:当初购买了青州债券的冀州世家大族毫发无损,并且疯狂的吸纳被抄家的世家大族的土地和人口的时候。这些袁绍手下的冀州人坐不住了!

    哦!合着那些对袁先生不忠的世家,这时候居然因为不忠诚占了便宜了?我们这些老老实实为袁先生效命的忠贞之士,结果居然成了无根之木?最离谱的是,凭什么他们过得比我们好?

    本来袁家班的构成是这样的,军队设三大参谋长,第一参谋长沮授,第二郭图,第三淳于琼。其中沮授是冀州人,郭图、淳于琼都是豫州人。可是经过和青州的两场战争,郭图阵亡,淳于琼被俘。结果就是整个军队只剩下了一个参谋长沮授。

    三大参谋长以下,颜良文丑作为袁绍的老部下,掌管着大量的精锐骑兵,但是这些东西也随着两次青冀战争给败光了,颜良文丑也先后阵亡。到了现在,具体执掌军队的最高将领,一个是冀州本土武将代表张郃张隽乂,一个是凉州来的客将西平麹义。豫州派在军队的代表这时候真的没有多少了。

    民政方面,袁绍在以前切实掌控军权的前提下,很大度的把民政委托给了冀州本地人田丰和审配。这两个人算是冀州世家大族里比较杰出的了。田丰政务能力极高,而且有谋略,为人尚算公正。审配这个人刻薄了一点,性子烈了一点。但为人清正,所以是难得的督邮人选。豫州人中,逢纪负责财政,荀谌负责外交,比起田丰和审配的地位差了不少。但是这么做也没有关系,因为当时安排大家职位的时候,虽然沮授先生号称袁绍之下第一副司令兼总参谋长,但是军队实际上是被郭图给牢牢掌控住的。在中国,军队掌控住了,谁管民政有个屁关系?

    最后就是荆州南阳人许攸掌管的秘密力量了。刺探情报、寝返敌方将领甚至刺杀,都是许攸主管。但是许攸这个人,成名很早,虽说也是跟随袁绍北上的南方人,但他和颜良文丑这些对袁家有着近似于人生依附关系的不一样。他有着自己的独自性(该死的屏蔽)。而且其政治立场,好像还有些偏向冀州人。

    现在,豫州派在军队中的代表人物一个个被蒋通给敲掉,袁绍本身的不安全感越来越强烈,对冀州人的猜疑越来越强。而冀州人呢,由于蒋通对那些世家大族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使得他们不自觉的对袁绍产生了不满。于是,以前一直采取豫州派实际掌权,冀州派享受名誉,努力求得豫州派冀州派精诚团结的袁绍袁本初先生,从瘿陶城退回邺城后,改变了既往的方略,开始明显偏向豫州派。豫州派打压起冀州派开始逐渐变得肆无忌惮。豫州派和冀州派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临界点,所差的只是一个很小的契机。

    这个契机终于在初平三年的初夏到来。

    铺天盖地的蝗虫,铺满了魏郡的麦田。这意味着刚刚遭受重创的袁绍集团,今年即便不是颗粒无收,那也是收入大减!邺城的府库早就空了,就指望着今年的夏税。但是现在不是收税的问题,而是治下近两百万张嘴吃饭的问题。

    本身就是汉末第一世家出身的袁绍非常清楚世家大族到底有一个什么样的经济实力。他非常清楚的知道:要保证治下近两百万百姓渡过这个荒年,要让邺城的府库再度充盈,从而能够有钱粮去招揽士兵,让他和蒋通再一次展开大战,要做到这些,最有效最快捷也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抢劫冀州世家大族的庄园!

    正好,你们对老子不满,老子也想撕了你们充饥。那就来吧!

    当然,这些活儿,袁本初先生自己是不好出去干的。中国人的特点是:两个人在酒桌下面踢腿,哪怕互相踢得对方筋断骨折,只要酒桌上面脸皮没有撕破,那都是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袁本初先生是不愿意亲自操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