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徐州双雄会(一)

    第八十八章 徐州双雄会(一) (第3/3页)

复的。

    豫州呢,中平元年黄巾大战最惨烈的就是豫州,中平二年瘟疫最惨烈的还是豫州,初平元年孙坚孙文台在这里刮了一次地皮,豫州的天都高了三尺。之后袁术和曹操、刘宠在这里连番大战。豫州现在,曹操和刘宠控制的地盘上,人口加起来估计也不足八十万。

    但是河南三州里的徐州就和前面两个截然不同了。

    徐州从中平元年(184年)开始,整整十年,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大的战乱破坏,人口数量,保守估计至少在两百万以上。而且徐州这些年来总体安定,气候也比较正常。大的天灾几乎没有。这些环境、政治因素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非常利好的。所以,从中平元年开始,徐州就是大汉长江以北唯一的一个粮食输出大州。这么好的地盘,虽然由于蒋通集团的战略决定了在其统一河北之前暂时无暇他顾,但也绝对不允许他落到曹操的手里。对于蒋通集团来说,徐州保持现状,是最符合其利益的。

    这一点,蒋通作为穿越者,自然看得很清楚。作为这个时代最杰出的英雄,曹操也看得很清楚。

    所以曹操要借此机会尽快拿下徐州。而蒋通面对这样的局面也没得选择:至少在蒋通拿下河北四州之前,徐州不能落到曹操手里。因此,蒋通必须救徐州。哪怕因此和曹操正面作战也在所不惜。

    “子仲,陶使君既然求救于我,我青州自然义不容辞。不过,怎么救?救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救完了怎么办……这些事情,陶使君有什么交代的么?”

    “陶使君云,若是能得车骑将军之助,‘劝退’曹兖州。先太尉(曹嵩)之事,陶牧愿一身担之。之后徐州皆唯青州马首是瞻!”

    “虚伪!”蒋通听到糜竺带着无奈的表情说出这么一段不着边际的话后,虚伪两个字差点从嘴里脱口而出。

    嘿!什么叫‘劝退’?不就是要我青州的士兵在战场上将曹操的兖州军打回去么?什么叫‘一身担之’?老子都把曹操打退了你还担什么担?什么叫‘马首是瞻’?拿点实际的东西出来要死啊!

    “子仲,陶使君当我蒋通是三岁小孩么?”

    看着面色不愉的蒋通,糜竺满是羞惭的站起身来致歉道:“浩然公,竺也知道这样的虚言就想求得青州援兵近乎痴人说梦。但是徐州内部世家大族,曹氏一族和陈氏一族互相牵制,陶使君在中间也很难安抚,故而……”

    “算哪,吾知道曹宏曹豹和陈圭陈登的好事。”蒋通心里也知道,徐州的世家大族彼此之间也不团结。掌控军权的曹家和切实有效控制了徐州广陵郡的地方实力派陈家一直不对付。而这也是糜家这样的商人起家的家族能够在徐州政坛中拥有一席之地的根本原因——陶谦和两大世家大族都想在其中有个缓冲。

    但是徐州的世家大族虽然彼此间有内斗,但总的说来还没有闹到袁绍集团那样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地步。徐州世家大族之所以对邀请蒋通来徐州救援心存疑虑,极不积极,其根本原因还是蒋通对世家大族太狠!要不是糜家出身商人,对蒋通的义利合一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而且又已经在蒋通身上压了重注,估计糜竺也是不会来的。

    所以,糜竺虽然来了,但是也给不出什么有分量的东西——那是徐州的世家们在等蒋通先表态——你来救援,要什么?先划个道道出来,我们看看是不是合算。

    但是蒋通怎么能先喊价钱呢?且不说纯粹的商业来往,先出价往往代表着弱势。从道义上来讲,人家来请求你的帮助,你一开口就是谈好处,谈价钱?虽然蒋通不在乎自己在世家大族心里的名声,他还得为自己在小民心中的民声想一想啊。

    蒋通稍微思考了一下后说道:“如此,请子仲回了徐州跟陶牧说一声,青州刚刚经历蝗灾,无力兴兵.不过青州也不能见死不救。我青州水军纵横天下,若是陶牧有需要,我青州愿派出水军,将陶牧一家接到青州避难……”

    糜竺双眼微闭,稍微思考了一下后。面色突然明朗起来,很是爽快的答道:“诚如君命!”

    果然不出蒋通所料,接到糜竺带来的建议他一家外出避难的陶谦,迅速体会到了蒋通的不满。而另一方面,曹操的兖州军兵锋极锐。已经攻克了东海国的襄贲县,再往前一步就是徐州的治所郯县。这时候陶谦慌了,本来抱着事不关己态度的徐州世家大族们也被曹操军一路的屠城给弄慌了——蒋浩然是不喜欢世家大族,但是曹孟德又好到哪里去了吗?说起来蒋浩然只是玩阴的,总算还要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这曹孟德可是简单加粗暴,直接拿刀砍人的啊!没看见边让就被杀了嘛?

    终于彻底认清现实的徐州大头们迅速达成共识:必须请青州军南下救援。否则徐州无法保全。于是曹宏、陈登、糜竺三人联袂再次北上青州。给蒋通开出了足够的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