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章 淳于大廉使

    第一二一章 淳于大廉使 (第3/3页)

   淳于先生又让自己的手下大开衙门的中门,欢迎大家来告状。可是却没有接到任何状纸——这几年青州政通人和,蒋通在制定各种政策的时候本来就尽可能的想到官吏贪污的可能性,尽可能的打了补丁。再加上临淄城是蒋通以前的治所所在。这里不光有青州牧府官员,还有齐国官员。临淄县衙的官员在这里算个鸟。想贪都难啊。

    半个月了,居然没有揪出一个贪污犯,没有收到一页状纸。淳于大廉使觉得相当之失败。

    一九四年十二月十五日的凌晨时分。临淄城再一次降下了茫茫的大雪。淳于大廉使在这一天很早就醒了。因为他的家眷啥的全都在邺城。所以淳于琼在这里真的是把单位做家。吃住都是在衙门里的。

    起床后一看滴漏,还要差一点才到卯时。离上班时间还早着呢。百无聊赖正准备再回去睡个回笼觉,结果却闻到一阵米香:原来门房的看门人已经开始在蒸煮早饭了。闻到了米香的淳于琼再无睡意,一路顺着米香到了门房,和自己衙门里负责看门的一个退伍残军聊起了天。

    这个残军是齐国本地人。第二次青冀战争时在馆陶城下被朱灵的士兵用“地堂刀法”砍断了一条腿。不能再继续从军了。这厮从军前是个佃农,当然没机会念书。从军第一阵就被砍断了腿被迫退伍,这军中夜校也就没有念几次。所以除了会写自己的名字外,几乎就是个文盲。这样的人当然没法去当屯长什么的,所以就被安排到临淄县廉使衙门做了门房。虽然门房的薪俸很微薄,一年也就五十石。但他有残军补贴,而且全家免税。所以这厮虽然断了一条腿,却也很顺利的娶了一个**做老婆。这**是他一个同僚的老婆。那场战争他的同僚战死了。这**虽说也能免税,但一个女人家带着两个孩子。终究还是不便。于是就嫁给了他。两人重组家庭后,又生了一个儿子。一家五口,虽然不是很宽裕,但是日子过得倒也舒坦。

    “老黄!你怎么又把那截义肢摆在灶台上。某本来饥肠辘辘想要到汝这里讨碗粥喝的。看到你这做派顿时没了胃口!”

    “嘿嘿嘿,廉使是世家子,讲究就是多。俺们佃户出身,才不讲究这些呢。哎,俺负责值守这一旬总算是要完了,一个时辰后接班的就要来了。廉使,您不是一直说俺家媳妇儿酿的腌菜味道好么?要不要俺老黄给您留点?下次俺再来,可就是十天后了。”

    “嗯,那是当然。唔,这么早,怎么会有车马声?我们这里可是官衙集中之地,菜市什么的离我们这里很远啊!”

    “廉使也就是今天起来得早才听到的吧。外面的是太尉家的车队。这时候想来是在菜市采买完毕回府了。”

    黄姓残军边说边推开门房的侧门,张望一下后开口叫道:“贤弟,又是这么早就买好了肉食回来了?”

    不远处一个爽朗的声音响起:“呵呵呵,兄长每天还是起来得这么早啊。今天该下值了吧?正好弟今日在菜市上买到了滨海那边运过来的紫菜。这个天气,新鲜蔬菜咱吃不到,吃点海菜还是不错的,兄长要不要来一点?”

    淳于琼透过门房狭小的窗户看着自家衙门外长达十余辆大车的车队,一开始面无表情,但不一会眼中就是精光四起。

    默不作声的看着自己衙门的门房和对方带头的打完了招呼,互相道别后。淳于琼不动声色的问道:“老黄,那是你兄弟?”

    “嗨!我这个黄是青州齐国的黄,人家是荆州江夏的黄。哪里真是兄弟了。不过都姓黄,他又天天早上从我这里过。一来二去,熟了之后就大家兄弟相称了。”

    “哦,江夏黄氏,难不成这是黄子琰家的车队?”

    “正是太尉家的车队。江夏黄氏高门大族嘛,虽然其根基远在安陆。但是太尉家十一个儿子可是全部都到青州来了的。已经成年的九个儿子全部出仕。而且都没有分家,全都住在一起。家眷、家奴啥的,那得多大一家子!所以这黄家的车队每天早上就要去菜市采买肉食和蔬菜……”

    “哦,原来如此。这太尉现在也住在临淄么?”

    “呵呵呵,这个倒没有。”看门的残军一副非常八卦的表情道:“太尉自从当年被主公派人从雒阳强行带到青州后,一直都很生主公的气。主公请他出来做事他也拒绝了。这些年除非逢年过节,太尉一般都住在东莱主公家的牟平庄园里。说是那里出海方便,高兴了就可以出海去长岛等地游玩。”

    “那现在黄府里住的都是些什么人啊?”

    “嗯,黄家大公子以前是临淄县令,政绩很是出色。去年东莱太守蔡讽蔡伯起年老致仕。他就被调任东莱太守。二公子现在是乐陵长、三公子是历城令、四公子刚刚被调到安平国出任武邑令、六公子现在是积射将军麾下军候…..十公子和十一公子都还在念书。说起来,现在就是担任齐国薄曹从事的五公子黄坤黄公舆在家。整个黄府现在基本都是他在主持。”

    “薄曹从事……黄家,一个太守,一个从事,一个军候,六个县令,还有一个家奴是都尉……嘿嘿嘿,这真是好大一条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