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章 汉学初考记(三)

    第一六零章 汉学初考记(三) (第3/3页)

 粗粗的喘了一口气,调整了一下情绪,袁术换上了一个轻蔑的笑容:“所以说你还是只知其一未知其二啊。幽州的那些官吏要反,我是不怕的。我怕的是他们勾连异族入寇!朝廷去年才打完官渡大战,刚刚把河南纳入统治。现在可不是打大战的时候!”

    “大战?鲜卑那些蛮夷,还需要主公派大军出动?”

    “哼,淳于仲简,吾怀疑你这几年没有抓出几个贪官的重要原因是你根本就没认真做事吧?你都不看邸报么?漠北草原上的鲜卑现在出了个少年英雄。叫轲比能。武艺高强,作战勇敢。嗯,这些都不算啥。关键是这厮不贪财物,赏罚公平,很受鲜卑人的认同。这些年吕奉先在并州把鲜卑人打得太狠,促使鲜卑人自发的抱团求生。这个轲比能,现在已经聚集了大约十万部众,能够动员一万以上的骑兵了!你说,要是这时候幽州的诸多官吏勾引轲比能入寇,朝廷该如何应对呢?”

    正当两位廉使在对漠北的形式做探讨的时候,旁边的管宁却发了声。

    “这么快就交卷了?嗯,拿来我看看……嗯,啧啧啧,难得难得,元常,汝乃我大汉当世书法第一人,汝来看看这书法。一个匈奴学童能够写到这个程度,也真是不易了。”

    “唔,笔锋有力,收笔干净,不错不错。”

    “呵呵呵,不光是书法不错,这填空,断句,居然全对了。嗯,这孩童的号房是多少号?”

    “禀主考,是南区第三号。”

    “啊,南区的啊。符皓,面试官是你呢。”

    “呵呵呵,善,诸位,吾去去就来。”

    于是,盖楼兰顺利的进入了汉学考试的第三堂:面试。

    第一堂考你的识字、书写能力。第二堂考阅读能力。第三堂,当然是考听说能力了。毕竟,作为穿越者的蒋通,可是深知他那个时代的国人学英语,有相当多的人,考试什么的没问题,一张口什么都说不出来的呢。

    “本官是本次考试第四号考官。负责南区考试的面试。他话休说,这里有一篇文章,你读来给本官听听。”

    “喏。”盖楼兰恭恭敬敬的拱手、鞠躬,一套礼仪做完了之后,才双手接过文章,开始高声朗读。

    “嗯,熟悉汉礼,声音清楚明亮,文章断句明确,朗读节奏极强……啧啧啧,长得也很漂亮。真是难得啊,难得啊。”田丰捻着胡子,摇头晃耳的听完了蒋通当年剽窃的《爱莲说》后,已经对盖楼兰及其满意了。

    “嗯。”虽然心里很满意,但是田丰这个时候可不能有什么表态:“这一堂就到这里吧。汝可以离场了。回去后不要远离太原城。三天之后,就在这太原考场的门口发榜。榜上有名者,将进入第四堂策论考试。这一次,策论的主管官是陛下本人。尔等可要仔细了。去吧。”

    “喏,多谢先生,学生告退。”

    可以说,按照蒋通事先策划的考试方案,一个异族少年,只要通过了前面三堂考试,至少就证明了他对汉语有了基本的掌握:能读能写能听能说。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当他以个人的身份进入汉地生活的时候,至少交流是完全不成问题了。而这个汉学考试并不是在选拨官员,而是在选拨允许进入大汉腹地生活的异族人。所以,前三堂考试通过的,已经算是录取了。

    那么第四堂的意义何在呢?当然是高子当中拔高子。让这些异族学子中最杰出的人,直接出仕大汉。为大汉的民族政策在周边异族中树立标杆了。当然了,悲观的蒋通本来对第四堂考试是不抱希望的。皇帝来太原,更多的是做个秀,表个姿态。以蒋通的本意,若是没有优秀的,那么第四堂就可以不考了。谁想到这一次考试,居然如此快就发现了这么优秀的人呢?田丰非常深信,虽然他不是本次考试的主考官,但管宁一定已经开始考虑第四堂考试的事情了。

    “这蛮夷,才就学两年半,就差不多和汉人分不出来了。不,就知书达理的样子,比我大汉很多普通农夫都强!甚至比不少蒙学的学子都强!”

    汉族士大夫对待少数民族的态度,其实很少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顽固观点。更多的是“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的态度。虽然蒋通其实就是顽固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坚持者。他的民族政策也是用心险恶。但是在这个还没有遭受大规模异族入侵,大规模破家亡国的时代。他说这些,有人听么?

    “居然能培养出如此杰出的匈奴少年,这个西河蒙学的教师真是了不得。等过两天卷子评判完毕,可以把糊名给撕掉的时候,吾一定要去看看,到底是谁教出了这么好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