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一三五章

    第三卷一三五章 (第3/3页)

着丞相转,皇帝就可以彻底一边凉快去了。

    蒋通的丞相府里,除了蒋通以外,最有实权的两个人:随军长史郭嘉、留府长史董昭。通俗点说就是,和平时期,郭嘉负责军事方面,董昭负责内政方面。若是蒋通出去打仗,郭嘉就跟着蒋通出门,董昭就留在家里看家。

    整个大汉朝廷另外设立尚书台。由荀彧担任尚书令、录尚书事。自汉武帝以来,尚书台逐渐取代丞相府成为国家的行政执行机构。在有了蒋通这个开府的丞相后,还设置尚书台。是蒋通对荀彧的妥协:荀彧忠诚的可是皇室而不是蒋通。他之所以为蒋通效力是因为蒋通对他保证过绝不对汉室取而代之,而是平定天下后归政汉天子的。所以荀彧在支持蒋通担任丞相并开府的时候,也要求保留尚书台。而蒋通呢,荀彧的政务能力,在诸葛亮彻底成熟之前那就是当世第一。所以蒋通需要荀彧的政务能力。而且对于蒋通来说,荀彧已经在青州待了七年。已经彻底接受了蒋通的治政理念和义利合一的价值观。因此,用荀彧来做政府机构的秘书长,也是蒋通可以接受的。

    为了给皇帝留点面子,蒋通也接纳了钟繇和伏完进入尚书台。毕竟,在丞相开府的情况下,尚书台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执行丞相府的意志而不是皇帝的意志了。总之,这个尚书台,更多的像是后世的国务院办公厅而不是总统府办公厅。

    尚书台之下,是各个职能部门。在这里,蒋通拿出了后世传承了一千多年的六部九卿制度。

    吏部尚书崔琰,户部尚书蒋蒙(负责财政收支,兼管商业),礼部尚书管宁,兵部尚书杨彪、刑部尚书王烈,工部尚书赵俊,大鸿胪蒋干、廉政公署长官毛玠、大司农国渊(主管农业)、将作大匠刘晔(主管工业)、宗正刘和。

    基本上,除了兵部尚书杨彪、宗正刘和以外,政务系统其他的位置全部由原青州系官员占据。宗正自不必说,只管刘家人的家务事。而杨彪这个兵部尚书,在丞相府直接统管军队的前提下,更多的是个后勤机构。

    军事方面,丞相为全军统帅。兵员招募、军队组建、军队编制训练等,全部由丞相府随军长史衙门负责。可以说,蒋通就是司令官,郭嘉则是参谋长。只有部队平时和战时的给养,军人俸禄的发放,退伍军人的安置和阵亡军人的抚恤等事务,转交给了兵部。

    大将军这一头衔,给了远在荆州的刘表。骠骑将军给了益州的刘璋。车骑将军的头衔,自然给了扬州的刘繇。可以说,蒋通用虚而无实的头衔,有效的笼络了三个刘家宗室。也让皇帝有了些面子。

    免去吕布奋武将军头衔,拜为卫将军。免去温侯称号,改封为九原侯。将并州北部五郡划出,成立新的代州。拜吕布为代州牧。

    左都督周瑜,开府。博安亭侯。

    前将军黄忠,昔阳亭侯。右将军太史慈,寒亭侯。左将军赵云,石邑亭侯。后将军甘宁,黄石亭侯。

    镇东将军高览,参户亭侯。镇西将军张郃,葛城亭侯。镇南将军周泰,马丘亭侯。镇北将军高顺,白登亭侯。

    中军将军典韦,高阳亭侯。

    其余鲁肃、黄叙、蒋钦、徐盛、牵招、郝昭、田豫等人,俱拜为杂号将军。封关内侯。

    左都督周瑜为丞相府丞相、随军长史以下军方第一人。开府。年俸十万石,战时可独当一面。四方将军、四镇将军和中军将军,年俸五万石。可拥有最高不超过五百人的亲卫队。平时驻扎各地,战时听从丞相府调令,到各地统带军队。

    杂号将军年俸序中一万石。可拥有最高不超过一百人的亲卫队。若无其他职务,则平时驻扎邺城。战时听从丞相府调令开赴四方。若有其他职务,则以其他职务为优先。

    马延、糜芳、黄侃、黄飞、徐晃等,皆拜为校尉。至此,曾经在大汉军史上可以独领一军的校尉名号,终于开始沦落为中低级军官的常用称号。

    蒋盛为中领军,常驻邺城。负责保卫皇宫安全——大家都知道这个保卫安全实际上是干嘛用的。

    地方方面,审配为青州刺史,田丰为冀州刺史,邴原为魏郡太守、王修为齐国国相、梁习为渤海太守、杜幾为并州刺史、刘馥预订为幽州刺史。俱封亭侯。

    淳于琼为青州廉使。俸禄序中三万石。

    免去公孙瓒前将军、幽州牧称号。封为易县县侯,拜其为卫尉。征召其入朝报到。

    拜马腾为金城太守,韩遂为武威太守。俱封亭侯。拜中郎将段煨为京兆尹。封亭侯。宣布李傕、郭汜等人为朝廷叛逆。命令以上三人率兵讨伐。

    拜曹操为安西将军、兖州牧、成武侯(县侯)。拜陶商为安东将军、徐州牧、郯侯。征召陈国国王刘宠入朝,拜为少傅。征召原后将军袁术入朝,担任廷尉。在袁术拒绝执行后,发文给曹操、陶商、刘繇、刘表等人,命令诸人共击之。

    拜刘备为安南将军、南郡太守、当阳侯,即日赴任。有敢阻拦者,为朝敌!天下共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