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韬略
第十四章 韬略 (第2/3页)
好记性,末将跟随大人还有一个多月就两年了!“
“是呀,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就小两年了!“刘成笑了笑:”兵部升我为副总兵的文书已经下来了,我打算保举你为参将,待到诸事了了,便独领一营。“
“多谢大人提拔!”杜国英闻言大喜,他在闻良兵变时不过是个千总,兵变后自然是从头撸到底,从小兵从头干起,可现在不过两年时间就重新爬到参将,与兵变前自己叔父平级,这个升迁速度只有那些勋贵才有的。他赶忙跳下马来,向刘成磕了两个头道:“小人定当尽心竭力,以报大人的再造之恩!”
“起来吧!”刘成也跳下战马,将杜国英搀扶起来:“小杜,说实话你当这个参将还差了点,若非我手底下实在是没人,一定要搭个架子起来,我是打算在磨你两年,再升你上来的。”
听到刘成这句话,杜国英不由得又是意外,又有几分不服气,意外的是突然听到这等话,不服气的是暗想要说升得快,你刘成升的比我更快,再说我刚刚打败老回回、革里眼,也是有实在的功绩的,为何说我还差了点?他正思忖间,却听到刘成继续说了下去。
“小杜呀!指挥调度,破阵杀敌你是不差了,可惜要做参将,光凭这些还不够。”
杜国英此时已经强压下胸中的情绪,沉声道:“还请将主爷指点!”
“就打个比方吧,你方才听我说督师打算招抚,是不是有些失望?”
杜国英本想否认,但抬头正好看到刘成盯着自己,目光如炬,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低声道:“不错,是有些失望!”他稍微停顿了会,用稍微大一点的声音说:“老回回、革里眼在群贼中素称彪悍,但在我军面前也不堪一击,为何不趁势将其尽数诛灭,反倒招抚?“说到这里,他突然压低声音道:”莫不是洪督师嫉贤妒能,怕将主爷您功劳太大,不好——“
“好啦,好啦,你还越说越离谱了!“刘成被手下丰富的想象力弄得有点哭笑不得:”实话和你说吧,这个招抚之策是我自己提出来的,还嫉贤妒能。洪大人乃是文臣,我是武人,两边各司其职,有啥好嫉贤妒能的?“
“是大人您的主意?“杜国英瞪大了眼睛,问道:”大人您为何要招抚?您现在才是副总兵,再打上两仗,多立些战功,至少是个总兵,就算是封爵也不是不可能呀?“
“你脑子里除了升官进爵就没有别的东西了吗?”刘成被杜国英气的几乎说不出话来:“小杜呀,你过去就没读过《孙子兵法》吗?”
“读那玩意干嘛?”杜国英笑道:“俺是将门世家出身,懂得排兵布阵就好了,那些都是文官读的。”
刘成听到这里才想起来自从土木堡一战将大明的勋贵把英宗皇帝和五十万明军一股脑儿都葬送之后,大明就采用了以文御武的军事体制,像杜国英这种将门子弟,根本不用考虑冲锋陷阵之外的事情。作为一个在明军中干了小两年的穿越者,刘成对前世网络上诸多将宋以后中国军事衰弱的原因归结为重文轻武的体制问题诸多嘴炮嗤之以鼻。都是同样一拨人,隋唐以前出将入相,那就叫重武轻文,那就是尚武精神,是好的;两宋以后以文官代武职,那就是重文轻武,叫弱化民族武力,是坏的,这不是扯淡吗?大明也不是一开始就用文官督领驻军的,可问题是天下承平日久,几代下来勋贵老爷们把统兵打仗的吃饭本事都忘光了,结果在土木堡露了怯,三大营丢光了不说,连天子都让瓦刺人给抓走了。身为文官的于谦收拾余烬,不但打退了瓦刺人的入侵,还迫使对方把英宗皇帝给送回来了。两边一比较,大明天子又不是傻子,自然用文官统军了,从明中后期的历史来看,文官其实干的也不赖,即使是末年洪承畴、孙传庭也都是水准以上的统帅。其实督领各军打仗,需要的不是冲锋陷阵,而是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