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儒仙之道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十四章 儒仙之道 (第1/3页)

云鸿见他脸色转变,陷入沉思,心底暗自一乐。

    前世,他师徒二人常在一起探讨:凭什么佛、道两脉,总有人能呼风唤雨、成仙证圣,唯有儒道一脉,弄得好,还能混个一官半职,弄不好,随时面临被皇帝赐死的危险。

    难道是天道不公?

    又或者是,没有掌握正确的修炼法方法?

    此刻,云鸿一语道破这个千古难题,对司空浩然的有着空前的影响力。

    司空浩然沉思半晌,幽幽说道:“诸多大儒学士,皆以治世、教人为己任,并不主张求仙问道,所以理论上而言,不存在什么儒仙之道。不过小兄弟既然问了,我也只能根据《儒林外史》中所述的儒仙之道略为解说。这儒仙之道,讲究的是一个‘隐’字。”

    “一可隐于野,耕读相长,一朝悟道,举霞飞升。二可隐于市,闭门读书、安心著书,成一部著作,引天地共鸣,立地成仙。三可隐于朝,治大国如烹小鲜,治天下于鼓掌间,以贤德治世,羽化登仙。四可隐于江湖,以手中的三尺长剑,还世间公道、天地清明!”

    说到这里,司空浩然顿了顿,反问道:“不知小友认为,何为儒仙之道?”

    云鸿淡淡一笑,想到前世里,两人总结出的一些东西,心中一阵激动。

    不过,还是谦逊道:“小生才疏学浅,只是读了几年闲书,不敢在先生面前妄言。”

    司空浩然笑道:“小友但说无妨。”

    云鸿嘿嘿一乐,这才清了清嗓子,理清思绪,道:“我认为,儒仙一脉与道家的神仙、佛家的佛陀一样,都有着一套完整的体系,而且这套修行体系,都是大同小异的。就比如:道家通过武道引气,佛家通过冥想引气,而儒仙之道漫漫,应始于浩然正气。”

    司空浩然点了点头,脸上露出赞同的神色。

    云鸿微微一笑,继续道:“当然,空有浩然正气不行,就像佛、道两家的修士,若是给你输上百年的真气,这样的人绝对会死,因为他们的道行不够,身体无法承受大负荷。所以,儒仙一脉中的道行,也很重要,那便是第二点:中庸之道,不可或缺。”

    司空浩然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