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不为人知的野史

    第49章 不为人知的野史 (第2/3页)

宋朝时辗转流落到民间书法大家苏晋文之手,当时的苏晋文已经八十有余,平生酷好收藏历代名家书法,而这部《祭侄文稿》得来不易,而且当时保存的极为完好,苏晋文将其视作平生最珍贵的收藏品,几乎日夜观摩,甚至连睡觉的时候都要放在枕边。

    练习书法的人都有一个爱好,那便是临摹前人名家作品,苏晋文也不例外,但是这一次他却迟迟没有动笔,花费了半年的时间,将这部书稿的每个细节都牢记在心,就在他开始临摹之前,苏晋文遥好友相聚探讨书法,一时没忍住将祭侄文稿拿出来炫耀,却不料因此给自己引来了一场变故。

    当时正值宣和年间,宋徽宗在位时期广收古物和书画,以扩充翰林图画院,丰富皇家内府收藏,当时对整个历史的绘画艺术做出了很大的推动和倡导作用。

    当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宣和内府为了愉悦徽宗,私下里在民间大肆搜刮文物,而苏晋文私藏《祭侄文稿》一事,经由好事之徒传扬,被内府官员所知,便派人去苏家查看。

    所幸苏晋文当时在朝堂之上也有些关系,说了几番好话,才暂时将那些官员打发回去。不过他自知这事瞒不下来,况且与朝廷做对,其下场可想而知,若是被捏造一个忤逆圣意的罪名,那可是杀头的大事。

    左思右想之下,苏晋文情知不能得罪朝廷,便让自己的长子送了一封书信给内府官员,告知对方次日天亮之前他会亲自将书稿送入内府。

    得到了对方肯定的答复之后,苏晋文便将自己锁进了书房,苦思冥想了一夜,直到临近天亮之时,他才拿出自己珍藏的一张生宣,开始动笔临摹《祭侄文稿》,可惜的是,在作品完成之后,苏晋文也因为心力憔悴昏死了过去。

    第二日苏晋文未能履约,本欲让长子代劳,结果引得内府官大发雷霆,一纸诉状呈递上去,还未到徽宗手中,便被翰林院批奏下来,当日便将苏府上下查抄了一边,府中所有私藏书画古玩都被没收。

    所幸苏晋文最后求到某位朝堂高官,这才避免了一场牢狱之灾,但苏家上下受到莫大牵连,最后不得已迁出京都隐居田园,至于他临摹下来的那一份《祭侄文稿》,则被苏晋文贴身缝制于内衫夹层之中,最终得以保存了下来。

    经历了这么一场变故,苏晋文的身体每况愈下,不日后得了一场重疾,临死之前在长子的帮助下,将临摹祭侄文稿的宣纸右下角揭开一层,用特殊的紫毫笔蘸墨题上了自己的世俗名讳,然后又将其用纸浆黏贴起来,风干之后便看不出任何痕迹。

    之所以这么做,一来是因为苏晋文吃了之前的那次亏,不敢太过招摇,二来他也是想通过这种方法,让这部临摹本得以保存下来,留给后世子孙,那两个字,便是苏家传世的印记了!

    然苏晋文病逝后的第十个年头,其祖孙不愿在乡野之间做个草莽之辈,便弃姓改名,偷偷拿了这部临摹本出世,赠予苏家世交,而后在对方的操作下,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庙堂,在徽宗之后仕途坦荡,官至尚书,而在他临终之前,曾留下遗言,告知子孙后辈关于那部临摹本的隐秘,自此这件事才得以浮出水面,被后世所知,记录于野史之中。

    这种历史轶事,若不是通过周老的叙述,被说是叶凡了,就连李远山王老宋老三人也是一无所知,所谓术业有专攻,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