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姹紫嫣红

    第二章 姹紫嫣红 (第3/3页)

愿意看着最小的儿子将来要看兄长的脸色依附侯府过日子,所以特地给他订了这样一门实惠的亲事,将来她两腿一伸,小儿子可以靠着媳妇的陪嫁舒舒服服继续做他的闲散人。

    许氏的陪嫁明面上就很惊人,更不用说暗地里肯定也还有不少,她的母亲永乡候府老夫人善于理财,名下产业全部打理的红红火火。

    但是嫁妆毕竟是人家的嫁妆,没有理由要正室的嫁妆去贴补妾室庶子女的道理,许氏又不是没有自己的儿女。

    曲氏铩羽而归,将许氏原话跟太夫人说了一遍,太夫人半闭着眼睛,沉默了好一会,也只说了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从此以后就没再提这事。

    在对往事的回忆中,苏宜晴慢慢在丫鬟仆妇的簇拥下来到了太夫人居住的安宁居门口。

    进了门,看到院中里已经一溜烟站了一排女孩子,加上女孩们带的丫鬟,端的是衣香鬓影,一片姹紫嫣红,排在最前头穿着大红绣牡丹百褶裙的是曲氏的长女也是平远伯府嫡长女苏宜荣。

    这位长姐深得她生母的精髓,也颇符合这样的家族嫡长女的标准,高贵大方,举手投足皆优雅无比。

    并且最是孝顺,每每请安都第一个到达,紧跟其后的是她的妹妹,伯府五小姐苏宜华,然后是大房的两个庶出,四小姐苏宜婉,七小姐苏宜惜。

    粗粗听到这四姐妹的名字,苏宜晴就在心里暗暗吐槽,嫡出的两个取名荣华,庶出的两个就叫惋惜。

    二房的两个都是嫡出一个叫苏宜娟,一个叫苏宜秀,排行第二和第六。

    四房的也有两个,一个嫡出一个庶出,庶出排行第老三,叫苏宜彩。嫡出排行第八,叫苏宜香。

    伯府的女孩儿当然不止那么多,不过老夫人怕吵闹,十岁以下的一律不需要来请安,另外儿媳妇因为要管一大家子的事,也一律不需要来请安,孙子也要读书,就让几个孙女来给老人家解解闷。

    饶是只有这几个,开始的时候也让苏宜晴费了好半天的心才记住,这还是托了那些名字都有些巧劲,比如大房嫡出两个名字加起来就是荣华,庶出是惋惜,二房则是娟秀,三房就她自己一个,四房大的一个是庶出,小的是嫡出,两个字连起来彩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