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摊牌

    第十六章 摊牌 (第2/3页)

说,过完年咱村子里也要来个什么大学生村官的劳什子,我看回来挺好,起码能多陪陪我这把老骨头。”

    奶奶这番长篇大论一出口,家里所有人都愣了一下,连张贤心里都想,难不成奶奶与我已经事先商量过了?刘阿中可不管其他几人的表情,只是用自己慈祥的眼神看着张贤,仿佛哪怕张贤要干的是杀人放火的事情她都会替他想好理由一般……

    趁着大家没回过神来,张贤立马又加了一把火,说道:“另外,家传的气功我已经练到‘气息’境了,说不定努力一把也有机会练到传说中的‘气罡’境,城市里哪是练功的地方嘛。”

    张贤这话故意说得轻松,而他爷爷张万荣却是反应强烈,大声说道:“什么?!‘气息’境?不可能!你小子不要瞎找理由来瞎扯淡!”

    话出口就意味着挖好了坑,不怕爷爷不跳进来,张贤得意地把手伸过去,爷爷犹自不相信地搭住了他的脉门。

    张万荣自己也是练出气感的人,微微感应,他就察觉张贤的脉门有一丝远比自己强大的气息一闪而过,顿时就惊讶得说不出口来了。

    张贤当然知道自己的爷爷为什么会这样,要知道现在的华夏功夫主要分为“外功”、“内功”、“气功”三类。外功练体,有“练皮”、“练骨”、“练髓”的境界划分;而内功练劲,有“明劲”、“暗劲”、“化劲”三大境界;气功自然是练气了,同样有三大境界,那就是“气感”、“气息”和“气罡”。一般常见的太极拳基本算是内家拳,即内功,而张贤他们家这个所谓的张氏太极拳却是气功。

    在现在这时代,不管你练的是外内气的哪一门,能练到第二境界都是真正的功夫高手了,能练到第三境界,那都是传说级的人物,比如某某功夫流派的创始人之类的,现在都被后人供奉在牌位上呢。

    而这三大类的功夫也是大有不同,除了一些天赋异禀或是有特殊传承的人外,练功之人基本都是只选择一种来练的,以避免贪多嚼不烂还可能导致互相冲突的后果,当然,招数之类的应用之法没有那么多讲究。

    用张贤经常玩的游戏刀塔或撸啊撸举例来说,练外功的基本属于前期英雄,对天赋没太多要求,上手容易,前期战斗力爆表,所以练外功的人最多,因为成效最快嘛;而练内功的则是中后期英雄,需要发育时间,不站个十年的桩都不好意思出去见人,当然,一旦出山,那就是碾压的节奏;而练气功的就有点尴尬了,属于大后期的大后期英雄,前中期基本没有战斗力,因为气功重在“养”而不是杀伤力,所以练气功的人基本比较长寿,张贤打架之所以那么厉害,靠的完全不是练出的“气”的杀伤力,而是张氏太极拳的招数“用法”以及打穴的技巧,当然气功要是练到“气罡”那种化虚为实的境界又是另一说,到那时就跟金大大的武侠小说里的“六脉神剑”似的,指哪打哪,隔空弹指射鸟神马的完全不在话下……

    所以深知这些东西的张万荣能不惊讶嘛,不过很快惊讶就转化成了惊喜,哈哈大笑道:“好,好,当年阿贤年纪轻轻就练出气感,我就知道他是最适合咱们家这张氏太极拳的,回来好,练功还是山村子里的环境好,哪怕只有一成机会练到‘气罡’境也要试试……”

    又搞定一个,张贤心中暗暗松了一个气,不过老爸那里却依然没有好话,他反驳道:“练到‘气息’境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当初就不该教这小子,练得神怪叨叨的,现在还想着好好的书不读工作不找,我看是脑门发热了。”要知道张家每个男丁小时候都练过这家传的功夫的,张代盛也不例外,可惜除了身体稍微好点罢了,连气感的毛都没找到,所以练了十几年后他就放弃了,而就算是张贤的爷爷张万荣那一代,也只有他一个人在六十多岁时练出了气感,张贤的几个叔公及他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