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传说又见传说

    第二十六章 传说又见传说 (第2/3页)

适的生活节奏正是他所喜欢的调调,懒懒散散,心随意动,什么纷纷扰扰都成了浮云,仿佛由普通青年瞬间进化成了文艺青年似的。

    不过张贤三人终究没啥文艺细胞,美如画境的景致早已经被眼睛所习惯,对于白毛就更不用说了,美景是什么?能吃么?还不如一根骨头对它有吸引力吧,所以大家更多的心思还是放在了钓鱼这件事上,玩得开心才最重要嘛。

    三人先在浅水的地方飘了一会儿,试试钓竿鱼饵什么的。这次出来张旋一共准备了三种鱼饵,一种是红薯兑玉米粉泡甜酒,一种是鱼草,一种是蚜虫;鱼竿也有三支,张磊用的是一根适合钓上层鱼的短鱼竿,他勉强能拿得动,就是鱼儿上钩后拉杆回线比较困难,不过对于他来说,钓鱼就是来玩,也没人强求他能不能钓上来,而张贤和张磊用的都是长鱼竿,换上长线后可以钓底层的大鱼。

    这些鱼饵鱼竿什么的都是自制的,山水村竹子多,找点适合的做鱼竿实在很容易,鱼漂则是高粱杆做的,鱼线上的坠铅是用牙膏皮做的,只有鱼钩和鱼线是张旋的老爸,也就是张贤的姑父,从外面买了许多回来。

    自制的鱼饵很给力,在浅水的地方试钓了十几分钟,张贤和张旋都钓了几条小鱼,就连张磊都胡扯了一条小鲫鱼到竹筏上来,把他乐得合不拢嘴,只有白毛蹲坐在竹筏的木板上,每当有鱼被钓上竹筏,它就想扑上去一口咬了,可惜天不遂狗愿,钓上的几条鱼都被装入了长网兜,然后捆在竹筏边上沉入湖水里暂时养着。

    没过一会儿,张旋就觉得钓小鱼不够过瘾了,于是就喊张贤把竹筏往深水区划去。山水湖的面积挺大,一般越往中央水越深,听说湖心甚至是连着地下暗河,因为这湖哪怕是最干旱的时候,水位都没有下降太多。

    把竹筏停在大概七八米深的水域,任其随着微风水纹飘着,张旋开始从线轮上绕出长线给鱼竿换上,这个线轮是张旋在机械厂上班的老爸自己做的,一个大线轮上装了好几个小滚轮,可以绕几种不同鱼线,用时换上就行。

    而张磊在旁边看着换线也嚷嚷着要给自己的短鱼竿换长线,完全不管短鱼竿配长线后五岁多的自己能不能把鱼拉上来,反正看见张旋和张贤都换上了长线他也要换,大有一幅不依他就哭给你看的架势,最后不得已张旋只好给张磊的鱼竿也换上了长线,而张磊又求着张贤给他挂上鱼饵,懒散的张贤考虑到用鱼钩串蚜虫比较容易把手弄脏,他随便帮张磊挂上一根鱼草就应付过去了。

    到了深水区就比较考验钓鱼的技术了,很多大鱼到冬天就喜欢钻泥底不吃东西,要钓上来自然比较费劲。

    张旋先用红薯兑玉米粉泡甜酒的饵料揉成几个小团团,撒到湖里吸引鱼群或是勾引那些在泥底的大鱼,反正这种鱼饵是带得最多的,足够他们用的了,然后三人才把鱼钩纷纷坠入水里开钓。

    或许是有着他老爸的天赋遗传,张旋钓鱼确实有两下子,没过多久居然就被他遛到了一条三四斤模样的大黑鱼,让旁边的张磊羡慕嫉妒恨得两眼发光,还不断埋怨张贤给他挂的鱼饵不给力,害他没钓到大鱼,最后费了老大劲把线收回来,让张贤给他换个鱼饵。

    张贤无奈,谁让自己是兼职“保姆”呢,不过这次他决定动点小心思,让张磊钓上一两个鱼就不会来烦自己了,于是他趁两个人不注意,偷偷地从洞天弄了一把新鲜的鱼草出来,再往张磊的鱼钩挂上,山水洞天的鱼草对湖里的鱼肯定有致命诱惑,不愁不上钩。

    不过张磊毕竟人小,拿着鱼竿没多久就累了,于是他又想了一个办法,把鱼竿往竹筏上横着一放,让旁边蹲坐着的白毛伸出两个前爪按着,他自己就坐在矮凳上看着鱼漂就行。

    张贤不管两个弟弟怎么折腾,他只是无聊的拿着鱼竿,偶尔看着远处的群山倒影或是近处的鱼漂发发呆,反正他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