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没有《魔刻》就没有《我才》

    后记:没有《魔刻》就没有《我才》 (第2/3页)

以注定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吗!混蛋啊居然敢瞧不起河马!体重3吨、咬合力5000磅的怪兽你们怕不怕啊!咬死你们啊!”

    等等,貌似这两个人已经英年早逝了,河马基本上不会拿活人当偶像,像是周恩来、王尔德、埃尔热、马三立、刘宝瑞、侯宝林……诶貌似相声演员比较多,谁让我小时候最爱听相声呢?

    古龙曾经说过:“靠文稿吃饭虽然不是所有作家的悲哀,却是我的悲哀。”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巨大的现实压力真的会改变某些作品的写作初衷,为了“人气”、“投票”等东西,一个个看上去不起眼的改动积累起来,最后会演变成雪球效应积重难返。

    地下室妹子现在仍对于《魔刻》的被封耿耿于怀、忿忿不平,我倒开始释然了。

    或许是时候回归初心,开始一段不受人气、投票束缚的新旅程了。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终结《魔刻》,并且开始写一部与《我才》风格类似但绝不雷同的校园恋爱轻喜剧。

    我不想有朝一日无颜见周总理于地下,当总理问我为中华崛起做出什么贡献的时候,只能回答:“原来宅男们看着国外的作品撸,现在看着我的作品撸!”

    我不想《快乐王子》的作者王尔德与《丁丁历险记》的作者埃尔热问我,他们的作品对我产生了什么启发的时候,只能回答:“我写了《快乐王子的丁丁在女孩子中间的奇妙冒险!》”

    我不想马三立、刘宝瑞、侯宝林等老前辈提到我的时候,说:“他啊,就是号称传统相声在界的继承者,说、学、逗、唱里占一个‘污’字……”

    我本该,有更远大的目标的。

    私下里,我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假如你对我没有任何善意,那么就别装作是我的读者。同样一个作者对读者没有任何善意,只知道赚钱,那也别装作你是作者。

    幸蒙不弃,一些读者自称为废铁我的粉丝,简称“铁丝”。

    时间精力有限,我不能一一与你们对话、聊天,但是有不少铁丝通过各种渠道跟我倾诉恋爱、工作和生活的烦恼,分享快乐,把我当成了一个可以信任的人,我很感动,并且惭愧。

    我真的,没那么好,我本该可以更好的。

    我希望我以后的可以更好地帮助你们。

    曾经认真地思考过,原本以《指环王》那样的史诗作品当做目标的我,却阴错阳差地进入了轻的领域,我应该浅尝辄止,还是再接再厉?

    原本追求严肃、厚重,以及悲剧的我,来写轻松、搞笑甚至被认为肤浅的轻,是否合适?

    当我在上班时间的地铁里看到那一张张愁眉不展的脸孔的时候,心中有了答案。

    生活本已如此沉重,我为什么要雪上加霜。

    开始使用“废铁行者”这个笔名的时候,恰逢身体抱恙,于是我勉励自己,哪怕“身如废铁,仍需前行”。

    但即便是自认坚如铁石的我,仍然在现实的压力下做过违背本心的事情,觉得自己在某些时候“不像自己”。

    一个人,要么越来越像自己尊敬的人,要么越来越像自己鄙夷的人,没有中间路线。

    你曾经鄙视过擦边球,现在你在写擦边球;你曾经鄙夷过求票,现在你在求票;甚至你作为老作者曾经鄙夷过轻,现在你在写轻。

    我需要分清哪些改变是有意义的,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