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 君臣互信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二十六节 君臣互信 (第1/3页)

    虽然荀彧、杨修、司马朗三人都不看好甄耕所设的离间计,曹操却是饶有兴致地向甄耕询问起了相关细节。说. ◇早有准备的甄耕自然是有问必答,末了他还不失时机地向曹操提起了出现在高家坞的曹丕。

    前一刻还兴致勃勃的曹操乍一听闻本该留蔡吉身边的次子曹丕竟参与了高家坞之战,不由皱起眉头道,“哦?子桓在南皮?”

    “千真万确。”甄耕抱拳点头证实道,“臣当时见二公子着齐军服色领齐兵直冲高家坞,怕横生事端便未敢上前相认。”

    此刻眼见甄耕说得有鼻有眼,荀彧忍不住手捻长须唏嘘一叹,“看来齐主仍未信任二公子。”

    司马朗亦跟着点头附和道,“据闻齐国曾遣讲武学子入军府练兵。齐主临盆前将二公子调离,俨然是忌惮公子对其不利。”

    “何止忌惮!”杨修冷冷一笑道,“若二公子不幸殒命沙场,齐主又可另择佳偶也!”

    杨修此话一出,曹操的面色顿时又黑了几分。诚然曹丕在齐营的表现一直都不能令曹操感到满意。可眼下曹丕与蔡吉的婚姻关系至少还能牵制住蔡吉,令后者无法同河北的世家大族联姻。不过在汉代,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庶民百姓,人们的贞节观念相对后世来说比较淡薄,女子丧偶再嫁他人乃是稀疏平常之事。所以倘若曹丕真如杨修所言战死沙场,那蔡吉也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摆脱这段御赐婚姻,进而再续一段对其更为有利的姻缘。

    另一头甄耕见曹操眉头紧锁面色不豫,便小心翼翼地进言道,“君上,沙场刀剑无眼,何不将公子接回国?”

    “不可!”曹操摆手断然否决了甄耕的提议。在他看来曹丕目前的处境固然凶险,可只要曹丕还是蔡吉的夫君,还活着,就能用婚姻牵制住蔡吉。甚至哪怕曹丕真在齐国死于非命。曹操也能拿儿子的死来做文章。相反如果曹丕“抛妻弃女”私自逃回魏国,则会让曹操在政治上理亏,从而被蔡吉拿捏住把柄。于是曹操低头思虑了片刻沉声吩咐道,“汝且派人暗中保护子桓。切记。万不可让子桓与齐国知觉此事!”

    “喏。”

    曹操见甄耕拱手领命,跟着又果断下令道,“至于离间齐国君臣,就依卿之计行事。”

    甄耕听罢心头一喜,当即叩赌誓道。雅文♀◇小▽◆说. ?“臣定不会令君上失望!”

    一旁的杨修眼瞅名不见经传的甄耕仅凭借一道离间计便赢得了曹操的赏识。不甘示弱的他也跟着进言道,“君上,臣以为除了离间齐国君臣之外,还可趁势拉拢常山张燕令其为君上所用。”

    话说当年张燕趁曹操受困当阳无瑕北顾一举夺了常山郡治,其占的地方虽不大却是正卡在曹魏的咽喉之处。曹操脱险后本打算将张燕驱离常山。可怎奈张燕背后有蔡吉支持,无论曹操如何软硬兼施都未能得手。故而此刻听罢杨修的进言,曹操略带迟疑地拈须微吟道,“孤亦曾派黑山旧部陶升修书笼络张燕,然皆如泥牛入海了无音讯。”

    眼见曹操对劝降张燕未果一事耿耿于怀,杨修不由一扬眉毛侃侃而谈道。“君上有所不知,昔年张燕曾遣人至京都乞降,获封平难中郎将,得举孝廉计吏。可见其心怀壮志,非寻常贼寇可比。陶升不过一介内黄小吏,张燕不与理会亦不足为奇。”

    关于张燕早年主动派人到京城联系招安一事,曹操倒也有所耳闻。想当年面对主动请降的张燕,汉灵帝仅给了个“平难中郎将”的虚衔。但张燕在和朝廷谈判的时候,并没嫌弃“中郎将”官小,反而是想朝廷讨要一项特别的权力——“举孝廉计吏”。话说在汉代。由孝廉出仕,由计吏当官,正是汉代士人进入仕途的主要方式。张燕竭力向朝廷讨要推荐孝廉、计吏的权利,显然是想拉拢豪强世家。以便在河北站稳脚跟。虽然张燕最终败于袁绍之手再次沦落为流寇。不过相比张牛角、于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