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巷战

    第三十四章:巷战 (第2/3页)

    野战中应该集中兵力,巷战中是分散兵力,但是萧慕白很担心,在德军强大的火力面前,波军是否有抵抗的勇气,而不去选择投降。

    要知道,一战前这片土地名叫西普鲁士,是德国的领土,这里的居民都是日耳曼人,年纪大一点的居民一战前都是德国国民,而这些年轻的士兵都是这个地区的人,对波兰这个国家有多少认同感,这只有天知道。

    罗格·拉维奇就是日耳曼人,曾经的西普鲁士人。他的母亲是德国人,父亲是德国人,都是德皇威廉二世的子民。而萧慕白就察觉到,罗格作为波兰军官心中的犹豫,一方是自己的民族,一方又是自己的国家,如何下得了手。这令萧慕白想起外蒙古,后世蒙古国和中国内蒙古蒙古族的关系,就是这么复杂。

    萧慕白带着饥肠辘辘的士兵们撤退,撤退到小镇中部的时候,遇到一排风尘仆仆的队友。一排损失比较重,排长中弹身亡,防线崩溃。全排士兵被冲散,一部分人投降,另一部分人撤往小镇。

    萧慕白听着一排士兵说完,就知道一排已经完了,没有了半点士气,这种情况可以直接撤销番号了。

    萧慕白沉默着,当敌人太过强大的时候,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抵抗,敌人的强大让人感到绝望,投降其实没什么错,因为那种抵抗纯粹是以卵击石,纯粹是不自量力。

    不是有句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明哲保身”什么的,说的不就是这个么?汪精卫能曲线救国,贝当能组建维希法国,他们为什么不能投降?

    尽管如此,萧慕白还是很失望。

    萧慕白收拢溃兵,打算报告莫克维后再进行整编。

    萧慕白注意到士兵们饥肠辘辘,都没有力气了,知道必须尽快补充食物,不然的话大规模逃跑就不可避免了。

    萧慕白已经和莫克维失去联系,所以现在这些人都是孤军作战。联系不到莫克维,萧慕白只好下令撤往军营。

    军营被德军炮火覆盖,受损十分严重。萧慕白赶到时已经变得不成模样,木板烧着只剩下乌黑的炭,墙壁倒塌泥土落在地上。营房、武器弹药库,军需物资储备库都无一幸免。

    士兵们纷纷寻找散落的食物充饥,如果是在平时,这样的食物肯定没人吃,不过现在德军虎视眈眈,生命危在旦夕,没有人还能保持优雅的姿势细嚼慢咽,有的都是狼吞虎咽。

    不过这点食物怎么够用?

    远处零星的交火声提醒着波军士兵,他们的处境并不太好。萧慕白补充食物的时候,就注意到备用的地下室仓库完好无损,只是被泥土和石块压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