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验证过程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三章 验证过程 (第1/3页)

面对全新的星系,开始的时候,王奇很乐观的开始给星系逐个起名字,不过很快发现自己的起名天赋实在不足以应对越来越多的星系。仅仅开始工作一分钟后,星系的编号就已经从一号开始排到了百位以外,而此时王奇刚决定将那个第一个发现的,距离自己最近的星系叫做先行者星系。这效率差距太大了,跟智能系统比拼效率实在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先行者星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或者说盯着信息一直看了好一会都没什么比较好的星系,于是王奇就研究资料去了。对于这个实验舱,王奇的了解暂时还不够。不过没想,这一研究就是三天过去了,而且还没将实验舱完全搞懂,倒是里面储存的资料搞清楚了一些。

    受限于空间常数的不同,很多技术并不能直接用,不然的话没反应是最好的,有反应基本就是爆炸,所以王奇必须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还好常数虽然有点区别,但是基本相似,只要准备了对应的实验,很快就能将新世界的技术研究出来,通过对旧技术进行微调。

    在实验舱那小巧的数据库当中,储存了人类整个文明的所有关键性科技,王奇不担心手头没有技术,不过对于王奇来说,最有用的还是物质组装技术,能够对对原子层面进行组装。这是先进实验室里常用的物质结构转换器,现在对于王奇来说则是最好的建筑机器,能够帮助王奇完成所有建造任务而不需要从石器时代开始。

    “其实更好的方案是找到本土的文明然后从他们的数据库里搞到信息,这样的效率非常高,可惜观测范围内什么都没有,文明的出现概率果然是少得可怜。”

    王奇的自言自语也不是完全正确的,在第六天的时候,星图扫描完成,以当前性能状态能够扫描的半径已经全部扫描完毕。这种情况下王奇让智能系统做了一下筛选。

    “首先排除不稳定的星系,两千年内可能出问题的放弃,恒星亮度不足的放弃,星系没有可居住轨道行星并且行星少于五个的放弃,以目标星系半径十光年内没有其他行星多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