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入伙(1)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二章:入伙(1) (第1/3页)

我慢慢地将身躺落在办公室里,日常用以接待客人的长沙发上。心里想着一生辛苦勤劳的父母亲,不禁思潮起伏。思绪倏忽间,可是使我自小至大的成长经历,竟自一幕接一幕的接踵纷沓入头脑中,灵魂宛若穿梭入了童年时期的身子里去了。

    我看见,一头黝黑密发的父亲,额前汗珠正在点点滴滴跌落,正一脸欣喜地推着自行车,直往黄土路上的斜坡举步登行。

    自行车是七十年代双梁凤凰牌。虽是车身高大沉重,但质量却是极好。

    九岁的我,坐在自行车镶上了平滑木板的后座上。这时两手扶住身前的骑乘座,双脚垂落两边,正在用力地前后摇曳,心里想象着自己骑在骏马上的样子。

    而比我大了三岁的姐姐,步行在自行车后,正卖力地帮父亲推车前行。母亲走在最末,肩上挑着一担沉重行裹,一脸笑意地叫道:“小歌,小心你那小脚,别碰到那单车轮子上。”

    然而,我回头瞧住母亲开心地笑着。九岁的我,又如何能领悟得到,父母亲这般无微不至的爱。

    这天,是我们一家四口极是喜庆的日子。因为父母亲动用了半生积蓄的四千七百元,在市区中购买了一间单层瓦房子。这天,正是我们举家搬迀的吉日。

    也便由这天开始,我这个天真纯朴的农村仔,从此以后,便成了改革开放八十年代举家迀居的城市人。

    初搬入城里的我家,生活中大多数事情,俱都在母亲的计划主导当中。父母亲半生务农,从小都没有上过学,可说是西瓜般大小的字儿,二人加起来也认识不过一箩筐。父亲更是连难算少许的乘除法,亦然也不懂得怎么计算。

    为了解决家里生计,母亲让父亲将家中的那辆凤凰牌自行车,于车后座两边缚上一担箩筐,每天早岀晚归的穿行于城市中,作起了回收破烂的卖买。

    父亲虽然不认字,却是位既聪明又吃苦耐劳的人。时至我上小学六年级的这一年,单靠着父亲一人赚钱养家,不单是解决了我们一家四口的衣食生计问题,而且也就在这一年里,亦让我父母成了生意挺好的破烂回收站老板。

    母亲精打细算的心思,更是丝毫不缺。家中破烂回收站开店前,母亲便与邻居家交好的那位张阿姨商量好了,出钱请张阿姨帮忙把秤算账等。

    最值得父母亲感到欣慰的,可还是我和姐姐在过去的三年里,一直便是家中的好儿女。不但事事循规蹈矩、听话听教,而且若是家中工作繁华的时侯,我姐弟俩总会想方设法地帮忙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尽力去为父母亲分担一下。

    九十年代初年,这一年小学上初中的升学考试,我以语文、数学双科全校第一成绩,入读了位于仅距我家还不到五百米远的市二中。

    开学的这一天,当班主任将我分与方醒同学同桌时,我的人生,从此便由方醒这个家伙,彻彻底底地改变了。

    方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