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南北

    14南北 (第2/3页)

,您就是搬空了军需库,也要给我凑出来。”

    那被王珏叫做刘将军的将领顿了一下,然后挑了挑眉毛,开口为难道:“贤侄,既然你喜欢直着说话,我也就直话直说。首辅和次辅之间的那盘大棋,我们兵部参合不起。可是你要真的想拿走这么多军火,这事儿还要看葛尚书的意思。”

    王珏听到葛尚书这三个字,就觉得头大无比。这葛尚书也就是大明王朝的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位高权重而且资历深厚。平日里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就连王剑锋和赵宏守两个人都不愿意找这位葛尚书说话。

    这葛尚书名叫葛天章,算得上真真正正的三朝元老,他是大明王朝“先南后北”战略的制定者,深受前后两位皇帝陛下的器重。如果说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为刘备拟定了战略方针的话,葛天章的《奏请兴南洋水师书》,就算是大明王朝近50年的战略规划了。

    在这份《奏请兴南洋水师书》被前任皇帝采纳之前,大明王朝一直存在着先稳定北方,图谋夺回西伯利亚;还是南下重新夺回东南亚殖民地的争论。蓟辽起家的王氏主张的先稳定蠢蠢欲动的建州等地;而以葛天章为首的兵部则更看好软弱可欺的东南亚地区。

    而当时年仅27岁的葛天章竟然不顾人微言轻,挑战当时如日中天的京师王家,上了这本奏折。也许是皇室制约臣子的思想作祟吧,总之葛天章官封兵部侍郎,兴建南海水师的诏书随之颁发。

    结果就是葛天章在这场争论中胜出,南海水师成为大明帝国最强大的舰队,大明王朝占领吕宋(菲律宾),并且让在大吕宋(澳大利亚)渐成气候的锡兰国俯首称臣。马六甲海峡一战打败了远道而来的法国舰队,算是保住了大明王朝摇摇欲坠的国际地位。

    可是因为精兵粮饷都因此集中到了南方,造成的代价就是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