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第2/3页)

。走、走!”

    于是,我俩一起跨进书店大门。我们都是喜欢读书的人,看到书架上排得整整齐齐的书,便感到一阵强烈的欣喜感和亲切感。尽管我在网上可以看到海量的电子书,商家开发出了功能强大的电子阅读器,可我还是偏爱阅览纸质书,觉得这样看书更有感觉。我猜,纸质书不会消失,将来或许会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品吧!

    徐永祥走到经管类图书专架,信手翻动几本金融类读物。我跟上前,拿了一本《货币——前世今生纵横谈》来翻阅。徜徉在五彩斑斓的货币之间,我被人类的这项伟大发明深深地迷住了。

    突然,听到徐永祥评论说:“这本书文采不错,故事性很强,配图也恰到好处。不过,一些说法不够严谨,有失偏颇。为了印证作者的观点,部分史实被裁剪、省略或遮掩,没有反映出历史的真实面貌。不大好!”

    “哦?你看的什么书?”

    “《趣说山西票号》。”

    “原来如此。票号当年煊赫一时,一度是清廷的重要金融支柱,的确有看头。”我说,“听书名,这本书应该是给一般人看的通俗读物。作为一本畅销书,它能发挥抛砖引玉、启蒙公众的功效即可。就算有些差错、缺陷,那也无关宏旨。了解的多了,人们自然会鉴别出来的。真心没必要苛求!”

    “你说得也有道理。只是我读过大量关于票号的史料,对这方面再熟悉不过了。一看到书中的纰缪,就忍不住想改正它。”

    “嗯,徐兄文采斐然,学识渊博,改错这码事完全不在话下。你大可以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财经读物的写作。一旦出书,保准洛阳纸贵,好评如潮。长此以往,名声不见得会比宋鸿兵、吴晓波差。”

    徐永祥摇摇头:“你太抬举我了!我哪有那么大的本事!固然写过好多篇财经文章,反响不坏,可真叫我写大部头的东西,力不从心、力不从心啊!在我看来,写一本书必须积累尽可能多的资料,并进行必要的实地调查,最好经过三到五年的研究,头脑中形成了明确的观点再动笔。没有把握绝不要写些贻误后人的学术垃圾!你说说,这得挪出多大的精力来折腾!依我目前的状况,实在没空!”

    “好吧!我慢慢等,总有一天会盼来你的大作。到时候,你可要给我留一本签名书。还有,现在大家写的题材都差不多,缺乏新意。若想取得较大的成功,需要另辟蹊径,选取恰当的角度,组织生动的材料,阐发独到的见解。徐兄,我衷心祝愿你在新书中能够完美演绎这一切!”

    徐永祥合上书,放归原位,边走边说:“再说吧!最近股市走向真不错!七月以来,沪深股市出现明显的上扬,金融保险、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板块的多只股票连连涨停,开户数、交易量等等有暴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