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赌胜)前因皆缘细物起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六章(赌胜)前因皆缘细物起 (第1/3页)

大道畅通,商贾旅者如云。一道望北行去,便是当朝重镇汾州。

    正是宋雍熙元年,太宗御国。政令通达,物阜人丰。其时敌国辽景宗升天已有年余,少主年幼,承天太后萧氏临政,国事动荡,也无力再战。两国休兵养息,民间倒难得和平安静起来。各州县间大道上旅者游士不绝。

    胡不为策马在官道上飞驰,人人侧目。但他归心如箭,哪管他张不张扬。枣红马跑在平整的道上,比在狭窄的山路快了何只倍余。只三四个时辰,跑了一百多里地。眼看汾州城府就要到了。天尚未过午,日头却已高高悬上,跟一个大火炉一般往地上烤着,晒的胡不为口渴难耐。

    远远望见前方道上扬着一面旗招子,书个 “茶”字,在日头下如晒干的黄瓜皱皱垂着。当下收缰勒马,慢慢骑过去,跳下鞍来。那茶店立在道边,原本就不小,店家又用大木在门外搭个凉棚,直伸到道上,覆了麦杆茅草,摆上方桌供路人饮茶休息。

    胡不为将马在店边的树上拴了,叫了一壶茶,猛劲直灌。爽得直咦气。也不过数天时间,与梧桐村离的只有二百里地前后,这边天气已大热。他从下林村一路骑来,汗出如雨,身上衣衫已湿透干结,散着细白的盐粒。如此,只怕再拼命赶下去非中暑不可。胡不为踞了一张桌,耐心坐着,只等体力稍复再走。

    日头甚毒,道上卖瓜果者都把摊子撤到树阴下,顶着蒲扇趁凉。旅人们则涌到茶馆酒肆里躲避,其中许多佩着刀剑之人,却是游方的侠客剑士。茶馆客人不少,每张桌子上都坐着人。想来店家正盼着这日头永不落下,夏季永不消退。如此便有更多人到他店里吃水。胡不为游目四顾,见右边一桌人不知围观何事,呼喊谈笑,喧哗阵阵,又引的旁桌二十多个旅客张头探脑的观望。胡不为心不在焉,也不理会他们说话。

    正自百无聊赖。猛听见邻桌众人爆出高呼。一个巨胖的和尚得意洋洋从人群中站起,手拿着半个西瓜,吃了一口。高声笑道:“嘿嘿!如何?贫僧不过一个小小手段,你便抵挡不住,还敢说大话不敢?”旁边人更杂七杂八说道:“神僧手段高明,当真令人佩服。” “和尚,真有你的,这腕力如此了得!”又有人冷冷讥嘲:“身高体长,自然气力大,又有何可炫耀的。”

    有人又道:“不过是一身蛮力,有何可喜?”

    眼看围观众人,见和尚取胜,竟是不服者居多。

    那胖大和尚却不生气,嘿嘿笑道:“这力拔山河功夫可不是蛮力,其中气劲转换之妙,丹田守重之法,料你们也不识得。多说无益,哪位不服,倒放马过来,贫僧候着便是。”

    他一邀战,众人便都哑然。那和尚双臂粗长,力大的很,适才与人掰腕力赌胜,已赢了四人。赌约是一个西瓜,算来他已赢了四个西瓜了。和尚用拳击开一个瓜,大口吃了,见众人仍面露不服,又不敢应战,便道:“桌上有三个西瓜,在场若有人可胜我腕力,我便全输与他。”当下又有两名剑客受激不过,解了佩剑与他斗腕。又都败北。

    和尚虽然看起来愚钝,功夫却很厉害。两名剑客中,有一人筋肉虬结,黑如金铁。看来也是大力之人。只是斗腕时便拼尽全力都不能撼动他的手臂分毫,到最后混赖,全身都压了上去,哪知和尚立着的手便似在桌上生了根一般,到终都纹丝不动。待他力竭。只轻轻一掰,便将那粗黑剑客带倒了。

    和尚哈哈大笑,极是得意,睥睨而视,见围观者越来越多,有人好奇,更多的人却是愤然不服。他取意要镇服全场,赢得尊敬。当即从怀里掏出一个拳头大小的油布包裹,高高擎起,向四面展示。大声笑道:“此物是贫僧去年到辽国游方时猎得的一件希奇事物,名为 ‘夜金砂’。是深山里食人巨蝠所出,服一粒便可治盲眼,极有神效。哪位好汉敢与贫僧赌胜?若能赢了,这一包里有百来颗,尽自取去!”他对自己武功深感自信,也不怕被人赢走。

    众人见了宝物,都感眼馋。其时良医难求,庸医盛行。众人游猎四方,常遇险境,都不敢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