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力士献艺影戏院

    第15章 力士献艺影戏院 (第2/3页)

道:“这位是刘金水,我都叫他‘水哥’。”

    刘金水和杜月笙相互道了声“你好”,寒暄几句后只听杜月笙对陈耀扬道:“陈大哥,早上我让人调查了一下,原来这个洋力士是英国在上海的一名叫“沃林”的大富商所雇用的。这个大富商专门让他到世界各地去表演,为他推广一些西洋商品。”

    “原来如此,好一招‘名人效应’啊!”陈耀扬自言自语道。

    “啥意思?什么效应来着?”刘金水不解地询问着。

    陈耀扬解释道:“就是把某一个人捧得非常的出名,让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都认识他,之后再利用这个人的名气为自己代言……”说到此处,他看着刘金水和杜月笙不解的表情,连忙解释道:“代言是我们的家乡话,也就是替自己的一些商品或者企业做广告的意思。”

    “哦哦”刘金水和杜月笙异口同声地点了点头。

    前来观看奥皮音表演的人很多,陈耀扬和杜月笙拿着刘金水抢购而来的门票随着来观看表演的人们挤进了影戏院。步入影戏院的大门便是圆形的大厅。大厅以八根大理石柱支撑而起,四周围为圆形的廊道,正好绕大厅一周。大厅的正中央是个大旋阶梯,阶梯由汉白玉石铺砌而上,装修豪华,一派欧式的宫廷风格。这一切在陈耀扬这个未来人的眼里并不算什么,可在杜月笙和刘金水的眼里却是生平第一次所见,他们不仅看得目瞪口呆,一路上还四处观望,甚至不停地交头接耳,大声称赞。

    其实,上海滩早期放映电影并没有影戏院,看影戏都必须到茶楼或者饭馆,这大概是沿袭了上海滩饮茶听书的风俗。1897年起,上海滩的天华茶园、奇园、同庆茶园等都曾经放映过电影。看电影和听书终究是有所不同的,它必须在隔绝光亮的情况下,让观众置身于黑暗之中方能播映。因此,这些茶楼特地开辟了一间单独的雅房作为放映电影的场所,而茶楼则在门外向所有来观看电影的人们出售门票。但是,由于放映者所携带的放映机和电影胶卷比较残旧,再加上光线太暗、形象模糊,影片放映时如同下着淅沥小雨一般,而且又经常的断片停映,致使营业的收入每况愈下。

    到1899年的时候,有一位名为雷玛斯的外国人,他接手了这位放映者的放映机和影片胶卷,然后经过周密的筹划,将放映的场所选在了上海滩是最出名的茶楼“青莲阁”楼下的一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