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力士霍元甲

    天津力士霍元甲 (第2/3页)

富裕。为多赚几个钱,别人挑柴一般就是一百五六十斤,而霍元甲仗着自己的一把力气,挑着三四百斤,走几十里路到天津卫。

    霍元甲刚到天津卫西门外的西头弯子,还没开张,就遇到了要“地皮钱”、“过肩钱”的“混混”。不得已,霍元甲将这个小混混摔了个仰面朝天。小混混见势不妙,爬起来一溜烟跑了。不大功夫,他招来几十个人。各自拿着刀枪,前来报复。霍元甲不慌不忙抽出扁担将他们打的抱头鼠窜。这一切被脚行掌柜冯老板看在眼里。他买下霍元甲的全部柴禾,并请霍元甲前来天津,接手脚行。霍元甲接手脚行后,陆续取消了许多勒索老百姓的款项而深得老百姓的欢迎。在天津卫期间,霍元甲结识了怀庆(淮庆)药栈的掌柜农劲荪。农劲荪,名竹,字劲荪,出身满族,原籍河北,喜爱武术。幼年时,父亲在湖北做官,所以他在湖北长大。曾留学日本,归国后,奉孙中山之命在津京一带活动。以采购药材为掩护,结交革命志士,霍元甲就是其中之一。霍元甲失业后,便应农劲荪之邀来到坐落在北门外竹杠巷的怀庆药栈,并深受农劲荪爱国情节的影响。

    1909年春,英国大力士奥皮音来上海在北四川路52号亚波罗影戏院(ApolloTheatre)“登台表演举重,露肌及健美种种姿态,约二十分钟,一连数晚,最后一场言,愿与华人角力。于言谈中,带多少轻蔑口吻,翌日见于报端,沪人哗然。”于是陈有美、农劲荪、陈铁生、陈公哲等“咸欲聘请技击名家,登台与赛,以显黄魂。”

    霍元甲接到邀请,便携其徒刘振声于1909年3月赶到上海商谈比武事宜,并商定“用摔跤方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