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寻找徐光启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十章 寻找徐光启 (第1/3页)

乾清宫内,崇祯皇帝翻看着桌子上奏折,随手将一份奏折扔在桌子上,脸上的神情非常的难看。身边没有一个可用的人,让崇祯皇帝想找一个人商量都没有。

    魏忠贤虽然被羁押在宫内,可是崇祯皇帝对魏忠贤有一种抵触。

    想了很久之后,崇祯皇帝才想明白,魏忠贤掌握内外大权,自己如果想获得足够的权力,难免要搞掉魏忠贤。

    前世的崇祯皇帝搞掉魏忠贤,未必没有这种想法,可是崇祯皇帝搞定了魏忠贤却搞不定朝廷。被东林党牵着鼻子走,弄明白朝廷的局势,搞得君臣离心,最后亡国了。

    “找一个可靠的人!”崇祯皇帝摸着下巴,这个时候一定要找到一个信得过的人。

    当然也要老辣,别的可能做不到,但是帮着自己出出主意也好的。

    想了想,崇祯皇帝想到了一个人,这人自己在后世就是如雷贯耳,可以说是明末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在历史的课本上都曾提到过,他就是徐光启。

    无论是以后自己想改革农业,还是造枪造炮,全都离不开这个人。

    崇祯皇帝看了一眼身边的王承恩,缓缓的道:“朕想起来一个人,这个人叫做徐光启,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

    听了崇祯皇帝的话,王承恩立刻就在脑海里回想这个名字,他虽然觉得这个名字耳熟,可是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在王承恩冥思苦想的时候,崇祯皇帝不由的回想起了历史上的徐光启,他是明末非常著名的一个人。在崇祯皇帝看来,徐光启的作用要比袁崇焕大得多。因为他的称号要比袁崇焕多多的多,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科学家、农学家、军事家、政治家。

    光是这些称号就能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了,只是明末党争严重,官僚集团腐败无能,让这样一位优秀的人才就这样遗之草泽,虽然后来被启用可是却已经是垂暮之年了。

    徐光启在崇祯五年就去世了,按照历史的进程这个人才还有六年好活。这六年能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况且崇祯皇帝能够去后世,以后世的医疗手段,崇祯皇帝觉得自己能让徐光启多活好几年。

    明史,崇祯本纪。

    天启七年,七月,崇祯皇帝秘密宣召徐光启进京,此事极为机密,少有人知。徐光启进京之后,便下落不明,在一次出现已经是许久之后,对自己所做之事,徐光启不曾对人提起,后人猜测徐光启为大明研发武器。

    徐光启准备进京的同时,崇祯皇帝却在发愁,因为收到了吏部尚书周应秋的辞呈。

    沉吟了很久,崇祯皇帝准备答应他,先把权力接过来,然后在算账,这也是前世崇祯皇帝采取的老办法。接下来就是任命新的吏部尚书,只是此时崇祯皇帝的心里还没有合适的人选,这一天的早朝,崇祯皇帝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大臣们。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随着王承恩熟悉的喊声,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吏部尚书周周应秋昨日给朕递了辞呈,朕心中虽然不舍,可又怜惜他年老体衰,只能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