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原生态

    第十三章 原生态 (第2/3页)

缚鸡之力,娶回来能放马,还是能狩猎……”

    “要你管!”

    “好,我不管,哥祝王同进小儿要么被饥饿的孤狼啃得连骨渣都不剩,要么冻死在风雪夜,再不济,他丫的脚步一滑,说不定早就摔落悬崖跌……”

    “滚!”

    听见妹妹声嘶力竭的怒喝,还有呛啷一声抽取墙上蒙古弯刀的声音,斯马洛蒙打住话头,悻悻的一脚踩住马磴,翻身上马,双腿一夹马肚,嘴里“驾驾驾”的驱马逃之夭夭。

    清末时期的蒙古族人,挺有意思的,去过中蒙边境的人都知道,蒙古族男人除了放牧狩猎,就是喝酒吃肉,其它家庭锁事基本不管。

    从外蒙来的商人都是一些妇女,左右手大包小包的提着货物,背上往往背着一个孩子,屁股后面还跟着一个大点的孩子拽着母亲的衣襟后摆同行。

    大概,在蒙古人的秉性之中,不喜商业资本活动,那些女人来往中蒙边境做生意,一般也是做上一两个月,挣点钱,立马打道回府,陪着老公一起喝酒吃肉,钱花光了,这才重新拾起生意人的行当,继续来中国边境淘金。

    这种原生态的生活情调,往往被“以展为第一要义”的国人所嘲笑,殊不知,人为钱役,整个社会旧的道德秩序分崩离析,新的道德秩序又缺乏动人的旋律,人人都钻到钱眼里,反而忘记了生活本来的面目。

    以展为第一要义,从哲学上的纲领性的全部内涵来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一如奋进中的青春、热血和崇高思想。

    但世事的怪诞之处就在于,这种内涵一旦扎根中国尘世的机巧,却被“宁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后座上笑”一语粉碎。

    不说这些沉重到无聊的话题了,对于哪些游走在中蒙边境的食色爷们,如果在旅馆酒吧廊,遇到哪种腰里缠着一根铜链子、露出性感肚脐的细腰一扭哗啷啷响的妹子,想要邂逅一场异国情调,恐怕要失望了,虽然不至于绝望。

    对于游走在山风露野中以放牧为生的牧羊女来说,一般都拥有健康的黑红面孔,除了极少数蒙古贵族的小姐,就像大家闺秀般把肌肤保养得细皮嫩肉的。

    用脑子想一想,贵族小姐会跑到中蒙边境,只为挣几个烧包的钞票吗?

    所以,哪些看起来挺青春挺狂野拥有细皮娕肉的姑娘,大都是南方来的妹子冒充的。

    呵呵!这些上演着一妻多夫故事的娘炮,在南方小城拦住个三轮车夫,价码杀到三五十也愿意做一场,一到边境野店,身价立马倍增,没有个三五百,大家该干嘛干嘛去。

    书归正传!

    每个人躁动的青春,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甚至有的人地初恋仅限于目光之爱,拥有初吻的青春,都已经算是大尺度开放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