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十一 (第2/3页)

    刘言非欲要开口,神色一改道:“我该回去了。”说罢抖抖身上的落叶,头也不回地走了。

    “本姑娘,哼,本酋长命令你回来!”胡薇捡起一根柳条对着空气抽了一下,直到他走远,才无奈地看一眼头上的树枝,就在刚刚她坐过的地方,一个个柳结随风飘荡。

    有一个说法,当思恋一个人时,便每天在柳树上打一个结,名为绾青丝,结为劫,坚持三年,名为历千劫,柳为留,千劫一过,便能留住所爱之人。

    余人杰在家休养半月有余,其间只思女人不看书,想寻个合适的人结婚以绝众人之口,思而不学则殆,渐生懒心,又染了黑发,气色渐渐红润起来,有大病初愈之感。学校包吃包住,却不包女人,何况他现在已经到了二婚而非结婚的年龄,他要找一个合适的女人比找一个合适的男人还难。最后只好托人说媒,几经辗转,说到了隔壁镇上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她丈夫以前开木材厂倒闭了,欠下一堆债逃出去,已经好几年没有回来,传闻他死于一次边境贩毒,不知真假,总之女人成了寡妇。余人杰最初知道她是个寡妇,十分抵触,觉得有损名声,后来见了一面,惊艳不已,只觉相见恨晚,暗忖刘备娶过比他大的吴夫人,曹操娶过大将军何进的儿媳尹氏,两个人都是寡妇,枭雄尚且如此,他本人将就一下倒也未尝不可。结果未满给定的一个月,余人杰就迫不及待返校了,气色甚至比以往更佳,像是解决了困扰许久的学术难题。同事们第一时间得知他的事迹,都赶来向他道贺,称赞他胸襟宽广,是二十一世纪的接脚夫,前途不可限量。高明正也为他生活步入正轨感到欣慰,听了女人的身世,又当面夸他有情有义,赠他“爱情清道夫”的荣誉称号,可惜学校财务吃紧,不能做出一面锦旗来。余人杰对这个称号颇为得意,爱情清道夫,顾名思义,就是接纳一切为爱抛弃的女性,给予她们温暖。只有尹如浩在背后叫他“寡妇清道夫”,而且越叫越响,这次又是全校皆知。余人杰气急败坏之下动了肝火,旧创复发,一卧不起。高明正去探望他,门开了,余人杰神色憔悴,头发白了一片。高明正心里很愧疚,因为“爱情清道夫”正是他起的,他站在原地忽然不知道如何开口,说道:“寡...”高明正刚要说出寡妇清道夫,这个词在学校里传的沸沸扬扬,连他也受了影响,潜意识里冒了出来,关键时刻他脱口而出:“寡人来看你了。”两人进屋小叙,余人杰自叹为世俗所累,心力交瘁,不能再攀学术高峰,又屡历坎坷,生出“人近暮年,时日不多”的惶恐,只盼告老归乡,愿天垂怜,宽限几年,再呼吸呼吸这世上的空气。高明正自知留他不住,亦不加劝,陪他喝了一晚上的酒,两人大醉,又哭又笑,醒后各散。

    乔镇中学的中流砥柱垮了,杜玄生只道是自己学艺不精,乱改风水,害了余人杰,颇为自责,上课也没了激情。尹如浩做完上次的检讨不出几天,又叫高明正罚了一篇,苦不堪言,这使他想起进入高中以来检讨仿佛就没有断过。长期生长在负面环境中的人,性格也会扭曲,未成年时受过虐待,长大后就可能施加给别人,心理学上把它视为人类寻找平衡的本能,希特勒读书时经常被他的犹太人班长欺负,独裁后满世界追杀犹太人,令人欣慰的是,尹如浩经常写检讨反省,却没有因此想过将来做一个批评家。他从校长的办公室出来,在走廊碰见了同级的韩子朔,韩子朔一脸沮丧,说他被没收了一封情书,落到高明正手里,罚他作一万字的检讨。韩子朔善现代诗,自拜尼采为师,秉性偏执而狂热,放浪而长情,他放弃采薇中学,因为喜欢的女生填了这所学校。然而那个女生并不喜欢他,这封情书就是她亲自上交给班主任的,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收到韩子朔的情书,以前她只是默默看完丢掉,这次她发现他的文采下降了,写来写去都是重复那几句话,换汤不换药,不够诚意,便向老师告发了他。如此看来,刘言非不愿意和女人接触是有道理的,用弗洛伊德的话说就是“不要去了解女人,因为女人都是疯子”。韩子朔喊冤,说最近一直在写套话作文,不知不觉带到情话里,影响了发挥。他和刘言非都爱文学与诗,但不是一路人,他笑刘言非迂腐,刘言非怪他忘祖,称“华夏文明的舵手”只渡古代诗人,不渡现代诗人,韩子朔不能登他的船。如浩喜欢李墨纯,对方却不知,他想韩子朔这样的情场高手,作诗行家,尚不能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