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论道东林

    第十九章 论道东林 (第2/3页)

惭之色,道:“晚生再遇不平之事,能智取绝不强攻!”

    “唉……”正赶在卢象升话音刚落,一声叹息从众人之中传出,大家都听得清楚,于是一起朝那人看去,原来那人正是左光斗。

    他似乎没有感受到众人的目光,自顾自地说道,“可惜卢老吏部一生满腹经纶,他的子孙却只会倒把投机,舞枪弄棒,唉……”

    原来,左光斗听说卢象升,把人打伤了进的诏狱,又见他高大威武,不像平常江南士子那般儒弱,就有心想教训这个年轻气盛的年轻人两句。又想,子不教父之过,文人士子最看不惯的也就是商贾,定是这卢国霖疏于管教,才导致这年轻人这个样子,于是就给他扣了个“倒把投机”的帽子。

    卢象升听了这话,自然心中十分明了他的意思,但他也不生气,正所谓不知者不怪。他总不能告诉左光斗,他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人吧,心中早就没了学而优则仕的执念。

    叶向高却接过话去,“遗直(左光斗字),我看汝此言差矣!你怎地知道这后生只知道舞枪弄棒?汝未尝闻古语道‘大智若愚’否?”

    卢象升还什么都没说,这二位就先吵了起来,他真是佩服东林党人的战斗精神。

    左光斗道:“那好办,在座的都是科举出身,吟诗作赋都在我左遗直之上,就让我考考诗赋他如何?”

    众人都点头称是。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卢象升心道。

    左光斗说到,“看你这年纪,让你谈论国家大事太难为你,青春年少,儿女情长,定还懂得。你就用江南女子的口气,作一首春日思人诗吧!”

    人非草木,谁没有年少怀春过?左光斗这个题目倒是良心。卢象升想起了考古队里的高傲的女孩儿金凌衫,她是否也在独眼老头儿摔破玉盘的一瞬间穿越到这乱世?她是否安好?她是否还回记得我?倘若她也穿越在秦淮河畔,一袭红衣古装,廊桥踏遍,厮望离人……卢象升有感而发。他走了几步,动情地吟道:“春叹

    笑看桃花凋敝扇,

    小楼昨夜又逢春。

    去时吴侬相媚好,

    燕子归来不识君。”

    与座都是一惊,他们本就是等着看这个“粗枝大叶”的卢象升热闹呢,结果却大大的出乎他们意料。虽是一首简单的七言绝句,也无太多华丽辞藻,但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到对仗整齐,仄律押韵,已是不易。首句回忆去年春天没有分开的两人欢声笑语,二句又说今春之景,三句四描绘男子离别时还海誓山盟的对女子承诺,今年燕子又回来了却已经不再认识你了,表达出痴情女子对不归离人爱恨交加的复杂情感……

    左光斗先是吃了一惊,然后暗忖江南才子颇多,这诗或许恰巧是他从同辈友人那里得来的也未可知。他故作镇定地说道:“很好,考你的门槛算过去了。但这只是门槛,接下来才是考你是否有真才实学的问题。《大学》之中统领全书要义,既有修身,又有治国,告诉我们求索大道的方法是哪句?”

    “我想一定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刘明川感到没怎么费力的思考就答了出来,他想这多亏了他刚穿越时卢国霖天天逼着他背四书五经,其实这是卢象升本来努力的结果。

    “那你认为‘道’是什么?”左光斗继续追问。

    “……”这句可把卢象升难住了,一是四书五经、大学课本里没有这个解释,二是其实这是个在坐各位满腹经纶的老学究一生求索的问题。众人看着左光斗,心道,你这不是难为年轻人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