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山歌留情

    第六章 山歌留情 (第2/3页)

两边是高矮交错的吊脚楼,使本来就不整齐的小巷,显得更加参差不齐。

    但这也增加了石柱民居的特色,让这里长久保持着古朴和民族风情。

    有诗云:“两头失路穿心店,三面临江吊脚楼。”

    说的正是巴蜀之地吊脚楼的常见形态:背靠高山,面向江水。

    二人在蜿蜒交错的小巷里,绕了半天,又绕回到河岸边平整的街道上,这里十分热闹喧嚣。

    石柱占据地利,往来客商多在此做生意,其中,尤其以盐业为最盛,巴蜀内地善产盐,盐巴要运往湘西,必定经过石柱。

    所以石柱的码头和街市也是十分繁华,周围十里八乡,总要在初一十五来这儿赶场(赶集),恰巧今天是十五大场,街道上热闹非凡。

    卢象升左顾右盼,一会儿瞧瞧,这家店铺的陶器;一会儿看看那个摊位的配饰。

    他没想到古人的生活,也是如此丰富多彩,没有了电脑和机器,生活反而是多元的。

    卢象升正在琳琅满目的商品前流连忘返时,徐霞客却被另外的事情所吸引。

    “象升贤弟,你看前方那么多人是在干嘛?”

    卢象升抬眼看去,果然见一座高高的碉楼下,一群青年男子挤在那里。

    “走,我们去看看,”徐霞客拉着卢象升也走了进去,只见那群后生伢仔,人人仰着脸,看向碉楼的一个窗户。

    突然一个后生唱道:

    “太阳出来照白夜

    金花银花滚下来

    金花银花我不爱呀

    只爱情妹好人才……”

    那楼上半晌无人回应,忽然扔下一个栗子,砸在那唱歌的小伙子头上,那小伙子立马不唱了,问道,“楼上那个,唱得好唱得赖,给个说法呀,扔个栗子算怎滴?”

    这时旁边一人说道,“乖乖你这个死脑壳,人家的意思已经再明显不得咧,扔你个栗子,是让你赶紧离开!”

    那小伙子这才反应过来,在众人的哄笑声中灰溜溜地走了。

    卢象升心道,原来是比赛唱歌呀,他本就是一个文艺青年,加之刚才逛了古香古色的吊脚楼小巷,早就想高歌一曲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