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村中异象

    16 村中异象 (第2/3页)

尝试划分一下。他现在很懊恼,为什么自己不是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呢,这样就免了这些烦恼了。这时代儒家有这么多的派系,不可不说的,很大的原因就是由于彼此读书时句读的不同而产生的分歧,一般书香世家都会有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学生们只要跟着长辈学习就好了。

    本来按着李天养的意思,以他成人的思维,自己学习这些古文应该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但没想到现实是如此的残酷,他只能跟着先生的脚步,慢慢地学习领会一篇文章,而如果自己自学的话,反而要耗费无数的精力和时间,还有可能会误入歧途,得不偿失。

    温习一段时间之后,李天养放下书本,冥思片刻,开始练起毛笔字来。从他三岁开始,每天早上雷打不动的要练习一个时辰的毛笔字。刚开始他是按着书本上先生的笔迹临摹,后来不知道他的三叔张冲从什么地方帮他找来一本王羲之的《兰亭序》的抄本,他就一直以此为范本,至今练习了2年的时间,到现在也可以说是初初入门了吧。

    看着桌上这幅刚刚完成的作品,李天养非常的自豪,想当初老子连一篇钢笔作文都写的让人看不清楚,现在也能也出这么一笔优美漂亮的毛笔字了,真是不容易啊,也不枉费我这2年来孜孜不倦地练习了。当然天生他们也有练习,不过,他们只能拿着毛笔沾水在一块石板上练习,现在的纸张笔墨还是太贵了。

    吃过午饭,他们就该去学孰里上课了,走在村间的路上,村子里的房屋都是乱七八糟随便建造的,没有一点规划,所以路面都是一些羊肠小道,弯弯曲曲,坑坑哇哇的,晴天还好,一到雨天,那路面上又是水,又是泥的,还混杂着牛羊之类家畜的粪便,脏的要死,走在这样的路上,随时都要小心别踩在牛粪上或者烂泥洼里。李天养想着,要是有可能,以后自己一定要重新规划一下这个村子的布局,虽然不懂大的东西,但最起码不会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