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读书潮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87章 读书潮 (第1/3页)

    第八十七章读书潮

    祺鹰和霄汉去长沙城读书后,枫树岭就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潮。

    为什么要读书,枫树岭没人说我们是书香门第,耕读是我们的本源。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想要摆脱做农民的苦难,想要做一个城里人,读书考大学就是唯一的出路。在他们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光辉的榜样,这就是祺鹰伢子。这个祺鹰伢子由于长期喜爱读书,竟然鲤鱼一跃就跳出了农门,他将来不再是农民了,他的子子孙孙也就不是农民了,他已经跳出了苦海,他已经走在了去天堂的路上。

    这就是祺鹰考大学带给枫树岭人的思考,这就是一个现实,祺鹰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标本摆在那里,由此而引发的读书潮就是祺鹰效应。

    祺鹰去读大学的那一天,孙圭龙也来了,他是来道喜的。

    孙圭龙带来了一群大队干部,他说:“祺鹰伢子你不上大学谁上大学,要不是江青那个坏女人,你早就上大学了,你可别怪毛主席啊,毛主席还是好的,我过去说你走白专道路也是上了江青那个坏女人的当,你别计较啊!”

    范铜川说:“过去的政策也是有点问题,只能推荐贫下中农子女去,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就没份,要不,祺鹰伢子早就是大学生了,早就当干部去了。”

    孙运楠说:“这个株连九族的额上刻字政策也是有问题的,你在兰馨的额头上刻字就行了,怎么在祺鹰伢子的额上也刻字了?”

    孙威震说:“运楠你是不是有点失悔啊,当年要是答应祺鹰伢子做你家的女婿,你家就有了个大学生女婿了,将来指不定大富大贵呢!”

    孙运楠说:“这不怪别人,就是那个梅杨书记,他那时候给我下了最后通牒啊,他是书记,我只是一个兵,不听他的行吗?”

    笙组说:“还是爱读书好,你们都不知道祺鹰伢子有多爱读书啊!有一次,他在我家堂屋里看了一天书没挪窝,没喝水,没吃饭,一天就把一本书看完了。我那时候就觉得这个伢子不错,只可惜他生错了人家。”

    祺鹰就笑着说:“我感谢各位领导的关爱,我是在各位领导的教导下成长起来的,将来我学成了,一定会来报答家乡的。”

    孙圭龙拿出了礼物,大队里买来的礼物就是一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这套书有四本,分了两本给霄汉,另外两本就给了祺鹰。祺鹰就想,哪有这样送礼的,要么就送一套,要么就不送,哪有拆开送的道理。但是,他心里这样想,嘴巴里却不能说,这是最后一次和他们打交道了,犯不着得罪他们。

    孙圭龙说:“这是我们的一点小意思啊,大队里太穷了,只好让你们二人共用一套书,想必你不会见意。其实,我们每个大队干部都没见过这套书的。”

    祺鹰去湖南大学读书了。

    沸腾了的枫树岭一年半载也安静不下来,奉贤教育他的几个子女说:“你们看看祺鹰伢子,他没读过一天中学,还不是考上了大学,考大学难吗,不难啊!你们都要努力,都要考上大学,将来不要做农民”

    他家正在读高中的春花妹子就说:“老爷你错了,你要说考大学不难,我们大队去了几十个人参考,为什么就只有祺鹰和霄汉考取了?我们下荷塘七八百人参考,为什么只考取了二十几个,而且大多是中专生。”

    奉贤说:“那为么子祺鹰伢子考取了?”

    春花说:“祺鹰经常讲,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你看他这些年来哪一天不读书,哪一时不读书,知识就藏在他的肚子里,考试起来是现成的。”

    奉贤说:“春花呀,你今年也十八岁了,不也是天天在学校里读书吗,你也有准备了呀,你今年也是高中毕业了,也考个大学我看看。”

    春花说:“老爷,那是一定的,我不光自己要考,我还要带着几个弟弟考。”

    奉贤说:“有志气,就像我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打仗一样。”

    奉贤一说到自己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打仗的事,他的孩子们就肃然起敬,春花说:“老爷,你真的参加了朝鲜战争的所有战役?”

    奉贤说:“是呀,这还能说假吗?”

    春花说:“那你怎么没负伤啊,你看那个秀钉伯伯多好,他负了伤,每年还拿几百元的伤残津贴费,比一个劳力在队里做事还强。”

    奉贤说:“女儿呀,你知道士兵的最高境界是么子吗?那就是参加了所有的打仗活动,而自己又没伤一根毫毛,我就进入了这种境界。”

    春花说:“这种人多不多啊?”

    奉贤说:“寥寥无几。”

    春花说:“我知道了,我老爷是福大命大的一个人,我们做子女的伴老爷的福气,也会沾光的,我今年坚决考个学校,给弟弟们做个榜样。”

    芪枣常常夜里从床上把自己的女儿小娥揪起来,他说:“你怎么就睏了啊,快起来做作业,快起来读书,你看看人家祺鹰,他是手不离书,眼不离书。鲤鱼跳龙门也要跳啊,不跳就不能跃过龙门。”

    小娥的耳朵被芪枣揪得很痛很痛,她站在床前面继续做自己的梦,是大豌豆烧着好吃呢还是小豌豆烧着好吃,这个梦总是缠绕着她,让她不得清醒。

    芪枣的老婆彭氏说:“你这么严厉做么子,小娥才几岁啊,她懂个屁。”

    芪枣说:“不懂行么,我是一个睁眼瞎,你是一个睁眼瞎,老师说,我们家小娥会读书,会读书就不能浪费呀!听我的会有错吗,当年,要不是我夹着祺鹰伢子去读书,他能有今天吗?”

    彭氏说:“这句现话你说了多少遍啊,我耳朵都听起茧了。就是你不夹着祺鹰去读书,他也是会去读书的,你夹不夹关系都不大。”

    芪枣说:“你这个死女子要气死我啊,祺鹰伢子都感谢我,你竟然说我的功劳不大。我告诉你,我对祺鹰伢子的影响还不止这件事情,我喜欢说村言俚语,他都记下来了,记了厚厚的两个本子,你看他多有心。”

    彭氏说:“好好好,你傲,将来祺鹰拿工资了,叫他分点钱给你。”

    芪枣说:“死女子,臭女子,烂女子,你嚼蛆!”

    枫树岭的早上真的是人声鼎沸,一百多个读书的小孩子一天亮就被大人叫起来读书,风仔亮着嗓门读:“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老师要我们记住毛主席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风仔老娘就说:“你嚎丧啊,毛主席都走了,一个死人的话你还要记住吗?我的话你为什么一句也不记住,我叫你去扯猪草,你去了吗?”

    风仔说:“老娘耶,你不知道,我们学校在开展学习祺鹰的活动,祺鹰就是喜欢读书,我们也要像他一样读一肚子书,将来考个大学。”

    风仔娘说:“读书是要有坟山的,你们家有坟山吗?”

    风仔说:“有坟山哪,祺鹰哥家的祖坟山是茂金山,我们家的祖坟山也是茂金山,我们的祖宗就是一个葬地。”

    风仔娘说:“说祖坟山只是一个比喻,其实,读书是聪明有种,富贵有根,你老爷聪明吗,你爷爷聪明吗?”

    风仔说:“啊,这样啊,那我就不知道了。”

    风仔说完之后又在读:“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老师要我们记住毛主席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风仔娘说:“你要记住我的话,快去扯猪草!”

    隔壁的桑亮在读:“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桑亮读书的时候,眼睛不看书本,而是闭着的,他要是不发声,别人还以为他在睡觉;他发声了,别人又以为他在说梦话。

    桑亮把这句话读了几十遍,桑亮娘实在是听得恶心了,就对桑亮说:“一句现话读了几十遍,猪不吃,狗不嗅,死了就是死了,怎么活在我们心中,这是编的什么鬼书,你读点什么不好?”

    桑亮说:“娘你不能这样说啊,毛主席死了不能说死了,要说逝世了,或者说老了,你要是说死了就是大不敬。”

    桑娘说:“还不是一个意思,亏你还在读书,瞅牛屁股吧!”

    梳着羊角辫子的香姑用清脆的声音在读:“滴答,滴答,下雨啦,下雨啦。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桃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葵花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小弟弟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滴答,滴答,下雨啦,下雨啦。”

    香姑的老娘说:“下雨了怎么不早说,我还没有收柴呢。”

    她跑到外面一看,红红的太阳正从金嘴岭当中升起来,就说:“你这个死妹子,怎么哄你老娘,明明是个晴天,却说下雨了?”

    香姑说:“我读书呢,滴答,滴答,下雨啦,下雨啦!”

    一开年的时候,水芝就嫁出去了,她没有再等祺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