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皇家佃户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四十章 皇家佃户 (第1/3页)

这些天来,杨应乾也是急坏了,前来应募的流民越来越多,但是前期的准备却严重不足。

    粮食还好说,皇帝下了旨意,位于通州左近沿着运河分布的户部仓场,总算是东挪西凑给匀出来一些粮食,附近的州府县官也是勒紧裤腰带,帮忙支应一些,流民来到屯垦的田庄,多少有口粥喝。

    现在的问题是住的地方严重不足,有的皇庄之前有太监管理,有一些以前佃户们住过的房子,还有一些马鹏牛棚,改造改造就能住人。

    但是随着人数不断增多,更多的人只能是在荒山上挖地窝子、搭草棚子来住了。而且就是地窝草棚都严重不够。

    为了节省耕地,杨应乾、李秉诚等人,对搭建地窝草棚也有了统一的规划,组织已经安置在附近的屯户们,就在荒山上一排排地挖地窝搭草棚,干的是热火朝天。

    对杨应乾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缺吃少穿,而是自己手下的人手不够,即便是用上了一些原来的皇庄管理人员,比如太监、佃户里的头目什么,也还是不够。

    除了继续请旨,从京师三大营招募被裁汰下来的冗兵冗员以外,就是从流民之中选取年纪大、有威望的,授予甲长、里长和庄头等职务。

    十户设一甲,十甲设一里,十里设一庄。五十来岁的杨八斤,就是这样被挑出来当了里长的新屯户。远在辽阳的老家,早在天启年间的时候,就被建州鞑子给烧毁了。想起当年鞑子进村的情景,杨八斤现在还是会害怕。

    那些留着猪尾巴的女真鞑子,见人就砍,老人小孩儿都不放过,杀完了人,抢完了东西,就放火烧掉村子撤走。

    幸亏当时杨八斤带着两个已经成年的儿子上山打猎,看见鞑子进村,也没敢吱声,躲起来等到鞑子走了,回村一看,自己的父母妻女都被杀了,在村子里的人也都死绝了。

    杨家爷仨哭得死去活来,眼看着日子没法过了,最后干脆带着儿子去投军当了役夫,军队不断打败仗,不断死人,逃亡的老兵越来越多,看着打回老家的机会越来越渺茫,杨八斤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