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找出元首战败的原因

    第三章 找出元首战败的原因 (第2/3页)

还要活的比前世精彩!”

    陈炎龙越想越是心烦,越想越是在房间里面,踱来踱去地嘀咕道。

    “但是我应该怎么改变呢!现在英美等联盟国的大军,都快要打完突尼斯战役了!而且他们下一步就是要实施西西里登陆战,意大利即将要不保啊!”

    一想到未来越来越糟糕的战役,陈炎龙就立刻愁肠寸断,无计可施。

    “难道我真的要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想着,想着,他突然冒出如此突如其来的想法。

    “不!我现在可是希特勒,我可以逃去那里?英美等联盟国的高层会放过我?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他们绝对不会让我逃掉的!特别是那些死里逃生的犹太人!”

    “啊啊啊啊!烦死了,我现在要怎么办才能够打赢这场战争,活下去啊!神啊!救救我这苦命的特种兵吧!啊,不,应该是扑街网文写手才对!”

    但是很快,很多杂七杂八的思潮,就不断地涌现在陈炎龙的脑海;让他一时间不知所措地,在自己快要崩溃的内心里面,痛苦地大喊大叫起来。

    没有办法,他不想再惊动任何人进来他的房间,所以他这次绝对不会再发出声音叫喊;所以他只能够郁闷地在自己的内心里面,叫嚷起来。

    大约就这样歇斯底里,情绪激动,举止失常似的;在内心里面拼命地大嚷大叫一番后,突然在他的脑海里面出现了一个想法。

    这个想法,就是后世很多励志演讲家,都经常说的一句话:“成功有方法,失败有原因!”

    “是啊!成功有方法,失败有原因!那希特勒为什么会被击败的?”

    一想到此处,陈炎龙情不自禁地又想起道。

    同时,他也在自己的脑海里面搜索后世,在网上说过的一些关于希特勒战败的原因。

    例如:“希特勒失败的七大原因:“一、与意大利、日本结盟,意大利在欧洲资本主义列强中属于经济、军事实力偏弱的国家,意军战斗力弱,德军经常需要去援助意军,这使希特勒背上了不小的包袱,而日本处于亚洲,对德军在欧洲战场的战役战斗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帮助,远水解不了近渴。德军要单枪匹马的对抗英、美、苏三大盟国,显的势单力孤,“德—意—日”轴心同盟在战略上讲是失败的。”

    “二、未能围歼敦刻尔克的英军,导致30余万英军撤到了英国,使其成为日后丘吉尔强硬抵抗的底牌,这为德军以后渡海攻占英国增加了难度,最后“海狮计划”不了了之,也为后来希特勒两线作战的隐患埋下了伏笔。”

    “三、不应该在1941年夏季插手巴尔干半岛冲突,为此德军消耗了1941年5月的全部物资,和6月的一大半兵力;来进攻南斯拉夫和希腊,使侵苏战争被迫向后推迟了一个多月,这宝贵的一个多月时间让德军失去了在1941年冬季来临前攻下莫斯科的机会,最终两线作战不可避免。”

    “四、在未打败英军,占领英伦三岛之前,即对苏联展开了突然袭击,德军入侵苏联是一柄双刃剑,有利也有弊。首先,苏联认为德国不敢冒两线作战的风险,在未占领英国之前不会掉头进攻苏联,这就使德军的行动具备了突然性。这是有利的一面。其次,如果德军未能迅速打败苏联,英国和苏联联手,东西夹攻,德军又将陷入一战中的两线作战的险境。因此进攻苏联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五、由于1941年俄罗斯的冬天提前到来,德军在1941年打下莫斯科,结束苏德战争的企图失败。从沉睡中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