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唐皇问对

    第111章 唐皇问对 (第2/3页)

  “佛祖看透了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生灭相续,又省悟到所有事物必将随着因缘的离散而最终消亡。缘聚则有,缘散则无,生灭刹那间,变化却永恒。因为万物都没有永恒性,所以便是‘诸行无常’,这是第一个法印。”

    “第二个法印是‘诸法无我’印,佛祖以慧眼观察一切,都是依据缘起法则而建立的,众多法则相互依存,但没有一个绝对‘我’的实体存在。”

    “而涅槃寂静印,这第三个法印是由于认识到无常、无我,因而产生了‘无明’,熄灭了人诸多的烦恼,从而获得寂静与安乐。”

    说到这里,江流儿诵念了一句偈语。

    “诸法因缘生,缘去法还灭;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多谢师父点化。”比丘尼合掌称谢。

    “那和尚,你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慧见,由此可见,你出家修行的时间想来也不短了吧?”

    一身青衣小帽的唐皇背负着双手,突然发问道。

    见坛下的这个中年男子高大魁梧,相貌堂堂,双目炯炯有神,身上隐然有一股很强的气场。

    如今的江流儿也是奔波多年、久历江湖的人了,心里暗道,这个人似乎是久居上位之人,必然来历不凡。

    江流儿当下不敢怠慢,于是回道:“贫僧自幼便出家为僧。”

    “原来和尚自幼以佛为家。不过,你自幼修行,想必幼年时便没有了父母之爱、亲情之暖,是以我要问你,这些年你究竟获得了什么呢?”唐皇的言辞有些咄咄逼人,意在通过问话来考问这个僧人的真才实学。

    身旁的魏征听了暗地里叫苦,后悔今天把皇上请到了这里,原本是想让皇上感受一下佛门讲经时的盛况,同时,也想让皇上亲自领略一下高僧的才学,有助于皇上招纳和选拔大德高僧,没有想到的是:旁的不问,皇上却突然问起了这年轻和尚的陈年往事。

    这边,江流儿听了这气势不凡的中年人问话,心里顿时五味杂陈,瞬间便勾起了他童年时的记忆和为父母报仇的场景,金山寺的恩师法明长老...江州府的贼人刘洪...梦中的父亲陈光蕊...母亲殷温娇的音容笑貌与留下遗书、玉佩...脾气火爆的外公殷开山...还有那活泼俏丽的李容儿...

    轻轻地把过去的场景从心头一一拂去,江流儿只留下了眼前的现场景象。

    因为触动了心底的伤疤,江流儿的心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