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列车上的奇遇
第77章列车上的奇遇 (第2/3页)
电报业务熟悉,是一个洋派人物。大人你也是一个洋派人物,而且懂德文,关键是你于德国人的关系不错,孙宝琦于德国人相处的也不错,所以说孙宝琦对你没有任何威胁。鉴于你与德国人走得太近,他也不会重用你。”胡伯庸一番长篇宏论,分析的头头是道,顏家康一颗悬着的心放下来。既然孙宝琦想在山东有所作为,那就投其所好。
另外,胡伯庸说的再明白不过,袁世凯是庆亲王奕劻的左膀右臂,孙宝琦是奕劻的儿女亲家,即便袁世凯于孙宝琦不和谐,于情于理二者也不会反目。顏家康望着窗外掠过的景物,思绪如脱缰的野马飞奔。此时,中学课本里的历史知识似乎在脑海中涌现,历历在目,尤其是晚清及民国初期历史,有关上层建筑的尔虞我诈、权力之争,他曾拜读过很多相关的书籍。
时下,慈禧太后去世后,大清皇朝的立宪势在必行,设立内阁、国会等等已经达成共识。无论是设立内阁,国会也罢,涉及到官至的改革都意味着权利的再分配。这实在一个不能在敏感的话题。特别是慈禧、光绪相继去世后,清廷高层出现了“政出多门”的情况,利益集团的争夺更渐趋白热化。袁世凯下野以后,朝廷两大派更加泾渭分明。
以摄政王载丰为首的满族亲贵少壮派为一方,以庆亲王奕劻为首的老一辈皇亲为一方,其中包括军机大臣那桐、徐世昌等,实际上皆为袁世凯的党羽,两派势力旗鼓相当、相互倾轧。根据记载,载丰这个人刚愎自用,遇事是出了名的犹豫不决,论能力、见识远远赶不上慈禧老佛爷。在他摄政行使大权后,对于入宫觐见的人,常常坐对无言。
尤其是对方请示机宜,则结结巴巴、不知所云。当时有人说他:做一个承平时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来主持国政,应付事变,则决难胜任。一位大臣赤裸裸说:在国事上,他往往依仗自己的兄弟们,一上台,大肆任用少壮派亲贵。满洲八旗对摄政王的专横跋扈非常失望,而怨气最大的是庆亲王奕劻。作为元老派,载丰毫不留情削弱他的势力。
载丰一上台,便把奕劻的左膀右臂袁世凯开缺回籍,致使属下很多幕僚都不听使唤了。奕劻曾恨恨道:“必不得以,甘让权力于私友,绝不任孺子得志也。”外因风声鹤唳,而内因的变化,也是满清大厦迅速坍塌的原因之一。“大人,想什么那?”胡伯庸见顏家康沉思,忍不住询问。“我在想,孙宝琦是极力鼓吹君主立宪的人物,但也是一个洋派人物。”
“你想利用孙宝琦,加快在山东布局。”“胡先生,通过你的介绍,孙宝琦这个人物特点鲜明。既然他是一个洋派人物,彼此就会有共同语言。此人热衷君主立宪,崇拜西方世界,说明此人不会因循守旧。他的父亲做过光绪皇帝的老师,而他又为官多年,竟然出不起女儿的嫁妆,说明此人不贪、比较清廉。”“大人言之有理,孙宝琦这方面的口碑不错。”
有关孙宝琦的话题,二人又聊了一会儿,定下了如何周旋孙宝琦的调子。夜深沉,胡伯庸不擅长熬夜困意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