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故地打工受刁难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8章 故地打工受刁难 (第1/3页)

    这年年底,张文萃出去拾柴,富拉尔基地处大兴安岭南面,比沈阳要冷许多,他穿着邻居给的破棉袄边走边拾柴,走过一处高岗时,看到一只白色的狐狸正在高岗上向自己张望,一见自己走近,那只银狐兴奋地在原地转圈,发出欢快的鸣叫声。张文萃仔细一看原来是追云。张文萃简直不敢相信,这不远千里的,追云是怎么跟过来的呢?是如何知道自己在这的呢?一连串的疑问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张文萃往前走几步,追云就往后走几步;张文萃停下脚步,追云也驻足停下张望,似乎在等他。张文萃跟着它走了很远。在一处灌木丛中,银狐拽出一只狍子,放在张文萃眼前,这时张文萃终于明白了,原来是要送他食物。

    背着狍子回家后,张文萃把今天遇到的事和母亲、妻子、妹妹讲了一遍。妻子刘德荣将狍子扒皮,剁成块,挑几块好肉送给了经常照顾他们的邻居,再挑些肉腌起来,把剩下的肉切成大块,放在锅内加上盐煮了一大锅。闻着肉香,张文萃和张文玉兄妹俩直流口水,也顾不上拿筷子,用手拿起煮好的狍子肉大块朵颐,好久没有沾过荤腥的一家人,那一天吃上了到富拉尔基后的第一顿肉。

    从此以后,那只银狐会经常出现在张文萃打柴的路上,和张文萃一起拾柴,并抓些野鸡、野兔送给张文萃。在那只银狐的指引下,张文萃每次都能拾到很多上好的柴火。这一人一兽俨然已经成了好朋友。柴火用不完,张文萃就把多余的柴火背到集市上卖掉,然后换些米、面等食物。

    那一年,张文萃16岁。一家4口人都要吃饭,好在左邻右舍时常接济才没有饿肚子。没有办法,张文萃的母亲只好让他去富拉尔基城里的店铺打工。其实就是当伙计,当伙计虽然收入不多,但也足够养活一家人。

    1932年12月至1933年5月初的一段时间,张文萃以打柴为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好在有追云为伴,倒也过得舒心惬意。可毕竟有一家人需要养活,1933年5月中旬的一天,张文萃一人来到富拉尔基城里,故地重游,却又举目无亲,上哪找当伙计的活呢!在城里游荡了一天,去了几家店铺,或嫌他没有工作经验,或嫌他没有人引荐,都没有用他。张文萃也是实在,每次老板问他做没做过活计、家住哪里,他都如实回答,人家嫌他穿着破烂,又不是本地人当然不愿意用他。眼看天黑,张文萃只好拿出怀里的两张烙饼,吃了其中的一张,把另一张包好准备明天再吃,又找到一处水井打了一葫芦水带上。虽然已是5月,但富拉尔基地区的气温依然很低,白天只有二十度,晚上也就十几度。张文萃寻到一处背风的墙角,铺上一些干草就躺了下来,劳累了一天,很快就沉沉地睡着了。睡梦中,他看到那只银狐又来找他玩耍,但这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