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周化三难张文萃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13章 周化三难张文萃 (第1/3页)

    这一日,张文萃正在前面招呼客人,麻土豆踏着大步走进杂货铺。一进门就对着张文萃大声吆喝道:“给我来三支上好的狼毫毛笔。“闻听此言,张文萃一愣。心想:“就他,会写字么!毛笔握哪头可能都不知道。“但来的都是客,都得笑脸迎。张文萃上前一步强装笑容说:“这位哥,本店没有毛笔,你能不能屈尊,到别人家再去看看。“麻土豆双眼一瞪吼道:“没有给我上去!“

    老东家正好过来巡视店铺,看到了这一幕。他让张文萃去别家店铺进三支上好的狼毫毛笔。张文萃赶紧跑着去把毛笔取来。麻土豆连看都没有看一眼,付了钱转身走了出去。大约一顿饭的工夫,麻土豆气哼哼地走了回来,把笔啪地摔在柜台上,并对着张文萃喊道:“这什么破笔,没用就掉了头,是不是你给掉包了。“张文萃拿过来一看,果然三支毛笔有两支掉了头。“这不可能啊!拿回来时,我是检查过的。“张文萃辩解道。

    麻土豆张嘴就骂:“他妈的,我一看你就不像个好人,今天要不给我赔偿损失,我绝不饶你。“好在老东家看出那小子是故意找茬,给了双倍的价钱把这件事平息了。这件事发生后,毕竟影响了店铺的生意,老东家对张文萃的好感大不如从前。

    入秋后,二掌柜周化和老东家一商量决定趁着农民刚收完庄稼,手里有大量余粮之际,进些大黄米,等年前卖给做酒的作坊酿酒。周化知道老东家要出门一段时间,家里由他说的算,就故意推荐张文萃去收粮。

    民国及以上清、明、元、宋、唐,老百姓大多喝的都是自家酿的米酒,又称黄酒,多用粮食发酵而成,营养丰富,老少皆宜。一般度数也就十几度。所以才有杜甫《饮中八仙歌》中的名句: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还有《水浒传》中的武松一口气喝下十八碗酒,这些都说明那时的酒度数不高。试想一下,要是38度以上的白酒,这么喝不死也得残。

    酒的蒸馏技术是明代才成型的,饮用高度数的白酒是新中国后才开始推广开来的。

    张文萃领命后,带着伙计王国生就去采购大黄米。说起这个王国生也是个苦命人,从关里逃难到东北后,与家人走散,一个人流落到了齐齐哈尔。一次,张文萃去齐齐哈尔采购货物,发现了饿倒在路边的王国生,看到这个比自己还小的年轻人饿倒在路边。张文萃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经历。他将王国生扶到一家路边小店,要了两个玉米面馒头、两碗小米干饭,一盘白菜炒干豆腐,一盆倭瓜汤,两个人边聊边吃。在闲聊中得知,王国生家住山东,民国15年来到东北,比张文萃小两岁。正好当时杂货铺缺少人手,张文萃就向老东家建议,留下王国生当了个伙计。

    张文萃走遍了富拉尔基周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