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决胜

    第一百一十三章 决胜 (第2/3页)

是传统制瓷工艺的巅峰,被称为国宝、瑰宝,民间有谚,“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可见钧瓷珍贵。

    钧瓷的造型古朴,工艺精湛,配釉过程十分复杂,稍不小心就会出错,而且还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窑变,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谁也不能预料出窑后的情形,被奉为“五大名瓷”之首。

    钧窑的巅峰在北宋年间,当时社会环境比较稳定,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当时花釉瓷技艺经过长时期的实践,窑变技艺已经十分成熟了,远非唐朝时期能比的。

    窑变制瓷精美绝伦,引起朝廷的重视,于是宋徽宗下旨,命禹州钧台附近建官窑为皇宫烧制贡瓷。

    为宫廷烧制贡瓷,资源全面倾斜,只求精品,可以说只要能烧制出满意的瓷器,其他的都不是问题,人工,材料,要多少有多少,不怕失败,稍有瑕疵的作品,就被当场打碎深埋地下,在这种优渥的条件下,钧瓷的技艺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从宋代遗留下来的钧窑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窑变单色釉,主要有月白、湖蓝、天青、豆绿等,色彩比较单一;

    第二类是窑变彩斑釉,代表作是天蓝红斑或乳白紫晕;

    第三类是窑变花釉,主要有丹红、霞红、木兰紫、海棠红、丁香紫等品种。

    其中艺术价值最高的,也是最复杂的就是窑变花釉,它最能代表钧瓷自然窑变的风格神韵。

    陆晨介绍到这示意大家看他手中的此片,就是一片窑变花釉,色彩绚丽,恍若神画。

    接下来他又介绍鉴别,钧窑的鉴定分四个方面,分别是辩真伪、时代、定窑口和估价。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真伪鉴定,需要分外注意待鉴定瓷器的胎质、造型、工艺、釉色和看底足。

    首先钧窑胎质表面一般呈酱黄色,因为它是用还原焰烧成的,在裸露的足部等部位最容易看到,打碎的瓷片就更简单了,从断口可以十分直观的看到;

    其次钧窑在明代以前,多数是用来做生活用品的,造型有十分明显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几经变迁;

    再次钧窑在古代工艺水准时期,都是手工成型的,属于手拉坯和印坯,和机械加工有明非常显的区别。

    第四点是钧窑有一个大特征就是它的釉色,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釉色,例如在唐代主要是黑釉蓝斑,发展到宋代的紫红花釉,宋元两代的天青、天蓝、月白釉等,受时代气息的影响十分显著。

    第五点就是底足,宋代的官窑钧瓷,底足一般会抹上芝麻酱色釉或较稀薄的青白釉。

    陆晨指着他手上瓷片的最下部,就有一小块瓷器的底足,有明显的芝麻酱的颜色。

    徐爸徐妈点点头,听明白了,但他们知道仅仅知道这些还不够,凭这些去捡漏会被骗的很惨。

    尽管陆晨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