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志与明鬼

    天志与明鬼 (第2/3页)

分:“子墨子曰:“古之今之为鬼,非他也,有天鬼,亦有山水鬼神者,亦有人死而为鬼者。“

    当然在先秦时期,鬼和神其实是相通的,并没有好坏高低之分,以后来儒家思想所说,聪明正直死后为人祭祀则为神,若在世无太大的作为,入宗祠而为鬼。

    所以墨家所说的鬼,也可以理解为我们现在所说的神,真正鬼神之分明显,大概是在佛教传入后,受佛教影响,佛教的六道里饿鬼道是恶道,而天人道是善道,两者有天壤之别的划分。

    但是墨子和儒家又不同,儒家提倡祭礼,是为了礼本身,或者说是纯粹的哀思悼念,而墨家也说祭祀,但墨家的祭祀是真切的要去祭祀亡灵,不同的儒家提倡厚礼,甚至认为葬的越隆重,是哀思越沉淀,墨家则认为,不该为此浪费,因为死去的人是自己的长辈,所谓祭祀其实是亲人间联络下感情。

    是故子墨子曰:“今吾为祭祀也,非直注之污壑而弃之也,上以交鬼之福,下以合欢聚众,取亲乎乡里。若鬼神有,则是得吾父母弟兄而食之也。则此岂非天下利事也哉!

    所以明鬼篇里说,如果鬼神真的存在,祭祀他们不是可以获得很多利益吗?而且他们都是自己过去的亲眷,供养他们有什么不好呢?如果不存在鬼神,那四邻八乡聚在一起交流下感情不也是很好的吗?

    相比起来道家对于天命的看法和儒墨两家不同,道家的天命是自然的,道家认同有儒家所说的这样一个主宰的天帝存在,但是道家认为在其之上还有大道存在,而大道遵循自然的法则。

    善恶是人类社会的标准和发展所订立的,而对于自然来说,人类本身未必就一定是正义的一面,人类的大义只是人类的大义,而不是天道的大义,天道至均于万物万民,自然也不会由上天来执行赏善罚恶。

    所以荀子秉持道家的思想提出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思想,而对于鬼神,道家也承认其存在,但是和儒家一样,道家不认为鬼神能干预世事,也不认为鬼神可以影响朝代的兴替“六合之外,存而不论”

    在后来佛教因为秉承印度教的因果轮回思想,又提出了佛教的无我无常的思想,加以结合后形成了不常不断的中道,否认一个全能的造物主创造世界,也不承认有某个神可以掌握人类的命运。

    因果报应也并非是阎罗的审判而定,是众生所行,而感召业力所得的报应,好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这个因缘造作的过程是没有外力干预的,只是一种自然的过程。

    这种思想在传入中国的时候和儒道的思想相契合,就是重视人自我的行持,而轻鬼神的影响,更深一步的说就是认为鬼神即使存在,也会遵循大道或天命来做自己该做的事“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之前说墨家很多思想是由儒家而来,其中就包括了对贤才的看法,在选择贤才上,儒家和墨家都赞同统治者应该选举贤才来治理国家,并且认为,这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国家的兴衰。

    当然这里可能有人觉得奇怪,墨家不是不赞同有一个统治者的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