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天下

    礼乐天下 (第2/3页)

为了方便传诵而出现的,古时候僧道都要出门云游,而僧道一般住的地方,就是在各地的寺观中挂单,一般挂单的时候你不能光吃饭不干事啊,一般来说,要跟着道观里的道众一起做功课,做法事等等,在这个时候,就需要诵经科仪,而各地的道士,方言未必相同,那这时候诵经声不齐,就不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有了统一的经韵,在师父给弟子过经的时候会一并传给弟子,这样唱出来的经是完整*的。

    佛教也有自己的梵呗,等等礼诵的方式,而这些其实都是音乐的表现形式,如果有心的可以去参访,深入了解这些乐曲,都有特别的韵味,陶冶情操都是很不错的。

    中国古称华夏,后来叫汉人,在历史的开端,我们并非是一个血脉构成的单一民族,更准确点说,是一个文化共同体,也就是说是文化连结起来的民族,那这个文化的部分,其实也可以说是儒家讲的礼。

    华夏这个词,便是如此而来,实际上在周以前,华夷之辨并不严,我们看封神演义,说西岐伐纣,和八百诸侯共商,那这八百诸侯里有很多是我们后来说的,蛮、夷、戎、狄,甚至在学术界还在争论,周当时是汉人血统还是其他部族。

    实际上周才有了华夏这个称谓,而这个称谓是伴随周公定礼而出现的,但是真正形成我们今天所讲的汉族,华夏族,其实是始皇帝时候的事了,而在春秋时期,孔子所在的今天山东一代,也属于夷的范围,只是那时候蛮夷不是贬义词,只是一种称谓,在秦以后才出现争论。

    而华夏这个词,在后世注解里说”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中国人在早期时候,应该叫夏人,夏是大的意思,有大国之意,《说文》里说华,荣也。夏,中国之人也,珿中原之人。

    也就是在孔子所确立的思想中,延续周礼的部分认为,华夏所区别蛮夷的地方,就是礼乐,用我们今天的话讲,是文明,是稳定的社会秩序和体系,是高贵大气华丽的彰显,这里面包含一种文化的沉淀,和美学的阐发。

    今天有很多读经学校和恢复汉服的运动,但是真正去了解那种礼乐的核心思想,以及传统文化的大气雅正的,并不多,形式大于实质的更多

    古人认为,如果人无礼,衣服再华美,是衣冠禽兽,华服衣冠,要配的是礼法之正,君子之风,道德之先,不是说穿上汉服,念两句经典就可以叫复兴传统文化的,这里面的底蕴是很深的。

    之前有人问说,如果要学先秦的经典,是不是应该去学繁体字?能更好的理解原意。

    其实学繁体字的不必要的,如果真的想学先秦经典,得学篆文,倒不是楼主迂腐要追古,主要是在篆文的时候,字意和后来哪怕唐宋的字意都有变化,也就是相同的一句话,不同时代的意思可能是不同的,同样一个字,不同时代可能含义都不同。

    那么想要学先秦经教,说文解字、尔雅等书都是必备的,这些往往是从字意来诠释。

    当以后人的意思来读经的时候,会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反古派,会以现在的思想去理解古人,同时加以批判古人的经教,比如说说儒家让人丧失独立思想,要控制人的思想方便统治,等等。

    这个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其实是不错的,但是在孔子的年代,这是不现实的,在孔子以前,学习知识是贵族的特权,平民是没有资格学习的,这不仅仅是王公贵族为了维持统治,也是那个时候根本做不到普及教育。

    后来孔子开私学风,提倡有教无类,受教育权是平等的,但仅仅是这样,一直到清,乃至民国,整个社会识字的人数可能都不会超过百分之十,根本没有足够受教育的能力。

    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