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百日宴

    第七章 百日宴 (第3/3页)

,国手都无勍敌。玳席欢余,芸堂香暖,赢取专良夕。桃源归路,烂柯应笑凡客。”

    尚在襁褓中的赵构,迷迷糊糊的酣睡着,期间时而清醒,时而迷糊,只因年纪尚幼,刚刚出生不久,无法让他一直清醒着。时光飞逝,不知不觉间,赵构的“百日”到了。如今,赵构能够睁开眼睛,也不需要长时间的休息,经过宫中御医、御厨的配合,让他红光满面,胖乎乎的,眼见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壮,有点补充过度的迹象,心想:“在这样吃下去,肯定要胖死,这可如何是好!”

    宋徽宗赵佶瞄了一眼看见愁容满面的赵构,微微一愣,随即笑了。赵构“百日”,赵佶传旨办宴席,所有的文武大臣悉数到场,就连卧病在床的大臣都不得不赶到皇宫中,前来参加皇宴。

    “今日,朕的皇子诞生百日,依照惯例,授予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蜀国公。”宋徽宗兴高采烈地说道,“赐名‘赵构’,字德基!‘德’乃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也。”

    众臣高呼道:“吾皇万岁万万岁!”

    宋徽宗赵佶赐予赵构名讳后,便让众臣一起饮酒庆贺。由于赵构的生母韦氏,乃是女子,又是婉容,身份地位非同一般。自从赵构出生后,韦氏想要抱抱自己的儿子也只有在无人之时,只要有大臣或是其他嫔妃,赵构都是交于奶娘抱着。

    身为母亲的韦氏,此时不再前殿,在后堂,身为女子的她没有资格前去参与,况且他不是皇后。如果韦氏是皇后,便有资格,只能隐身在后堂之中。当宋徽宗赵佶赐予自己儿子名讳时,又见他加封为国公,韦氏的泪水止不住的流了出来,难掩心中的喜悦之情,悬着的心终于安定了。

    赵构被加封为蜀国公,他的目光从宋徽宗赵佶身上挪开,目不转睛的看着所有的大臣。只见殿内清一色的文官,没有任何的武将在场,叹息一声:“大宋王朝的‘重文抑武’政策还真是名不虚传,难怪宋朝将士的战斗力低下,皆是文臣当道,把持朝政,又有奸臣误国,必须要扭转乾坤方可,否则大宋危矣。”

    宋徽宗赵佶好奇的看着赵构,见他脸上没有丝毫的喜悦之情,不禁有些疑惑,又见他目光扫视群臣,就像是大人似的,低头沉思不语,哑然失笑,暗想道:“此子便是大宋的未来,一切都要寄托于他的身上了。如今,朕给予你的唯有此物,待你长大后,朕的江山必定会传位于你。”

    如果蔡京等人知道宋徽宗此时的想法,必定大吃一惊,就连赵构都会被赵佶的想法吓一跳。可是,宋徽宗赵佶的想法,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不可捉摸的因素,使他当初的想法没有实现,此事暂且不提。

    大观元年八月丁丑日,在大庆殿中,赵构被宋徽宗赵佶赐名,且授予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蜀国公。

    自此以后,赵构便正式成为历史上的“赵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