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蔡京罢相

    第十三章 蔡京罢相 (第2/3页)

 陈朝老是太学生,学识渊博,首次弹劾蔡京,只不过是言语上,没有任何的奏章。此次,陈朝老上疏追究蔡京十四大罪状,即:渎上帝,罔君父,结奥援,轻爵禄,广费用,变法度,妄制作,喜导谀,钳台谏,炽亲党,长奔兢,崇释老,穷土木,矜远略。

    并且,陈朝老请求把蔡京流放到远方,以免贻害一方。

    宋徽宗赵佶沉默不语,静静地看着手中的奏章,紧锁眉头,道:“楚国公当真有这么多罪状?陈爱卿乃是两朝元老,见多识广,门下弟子众多。首次弹劾楮国公时,朕以为是信口开河,不予采纳;此次,上疏于朕,必定是有凭有据。”

    杨戬俯身站立在宋徽宗身边,又看见赵佶紧锁眉头,低声细语,暗暗地着急起来,情不自禁的插嘴道:“皇上,此奏章道出楚国公的十四大罪状,要是每一条都是属实,必定是犯了欺君之罪,以奴才看来,陈大人所奏不可全信。”

    “哦,你有何想法,不妨直言!”宋徽宗赵佶惊讶的撇过头,好奇的问道。

    杨戬镇定自若地恭声道:“楚国公乃是皇上您一手提拔,又深得皇上宠信,乃是朝中重臣,断然不会忘记皇上的恩典,做如此荒唐之事,此乃其一;楚国公在朝任职时,一直遵循皇上的旨意,恪敬职守,从未听闻有何越轨行径,此乃二也;最后,楚国公要是真的有此行为的话,也不会在大人辞官后再暴露出来,因而奴才以为陈大人之言不可采纳。”

    宋徽宗连连点点头,杨戬所言正是他心中所想,故而情不自禁的微笑起来,又接着问道:“那么以你之见,该如何处置较为妥当?”

    杨戬身为内侍,不可参与朝政大事,奈何宋徽宗赵佶对他极其信任,以宦官身份成为朝中官员,也算是古今少有之事。如果杨戬是忠臣,赵佶所为那是慧眼识珠,偏偏杨戬是与蔡京等人同流合污,那就是助纣为虐。

    杨戬见宋徽宗再次询问自己,他也不愿引起赵佶的怀疑,故作沉思。片刻后,接着说道:“奴才以为,皇上您可以暂时不予理会陈大人所言,派朝中可信之人前去查看楚国公是否如同陈大人所奏一样,要是一样的话,直接流放;若是不相符合,那么此事就作罢,也好堵住陈大人等人的悠悠之口,以免他们再继续为此事打扰皇上您的雅兴。”

    此时,宋徽宗赵佶沉浸在书画世界,难以自拔,根本就无心处理朝政之事。若非陈朝老是两朝元老,又是太学生,才让他进宫面见自己,不曾想到陈朝老直接递给他一份奏章,上面清楚地罗列出蔡京的十四大罪状,让他有些心烦意乱,让他无心研究书画。

    当陈朝老拿出这份奏章时,宋徽宗赵佶心里也狠狠地震惊了。如果他一直宠信的蔡京真的是陈朝老所奏的那样,每一条罪状都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如果是假的,那他更是烦躁,担心朝中两派再起纷争,故而迟迟未有任何的表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