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子凭父贵

    第七章 子凭父贵 (第2/3页)

最广的货币,数量还超过铜钱。

    如今,一匹绢,折成开元通宝,大致是匹绢值钱五百左右的样子。

    匹绢五百文,这也意味着现在关中的大米价格是斗米五百文,一石米就是五贯铜钱。一斗米十升,唐朝的一斗米,约等于后世十市斤不到的样子。这等于是一斤五十文钱,这个价格绝对是不便宜。

    一匹绢多大?

    一匹绢是四丈长,宽一尺八寸,十二两重。

    能裁减几件衣服。

    “两石粟能值一石二斗大米。”柯五又说了一个换算关系。

    军中发赏发的是粟米,粟米就是小米,是关中地区的主要作物之一,也叫谷子。关中还有比较常见的粮食则是黄米、麦子和高粱米。

    黄米也叫糜子,有软硬之分,硬的适合做饼,软的则适合做糕,麦子磨粉做面,高粱适合酿酒。

    黄黄的粟米适合煮粥,跟粟米差不多但要大点的糜子则适合做饼,糜子和粟米一样都是比米麦便宜许多,也是关中百姓主要的粮食了。

    这么一算,大米现在一斗值五百文,而粟米一斗才值三百文,要便宜许多。

    老爹前后得了十二石粟米,换成铜钱能值三十六贯钱,足足三万六千个铜钱,有两百多斤重呢。

    另还有一万五千铜钱赏赐,五两重的白银条。

    “一两银直钱一千六。”柯五告诉了张超银铜比价,并不是一两银子值一千文钱,而是值一千六百文。金银不是货币,但朝廷会用来赏赐官员和将士,可以拿去兑换,金银稀少,固价值较高。

    五两银子值八千铜钱,这样钱赏就相当于两万三千钱。

    绢布还各赏了两匹,绢一匹值钱五百,两匹就是一千钱。

    布和绢的价钱差不了多少,一匹布长五丈也是宽一尺八,之间的比价是绢布五比四,一匹布相当于一匹绢价八成。两匹布则相当八百钱。

    张超还是比较习惯用钱来做单位统计,知道了各种兑换比例后,他很快就在心里计算出了结果。

    粟米赏赐折钱三万六千,银铜赏赐折钱两万三,绢布折钱一千八。

    这么一算,老爹出征近一年,还立了个非常了得的先锋战功,得到的钱粮绢布粟米赏赐等合计折开元通宝六万零八百钱。

    六十来贯铜钱,若是全换成粟米,能换两千斤。

    这个时代小米比大米便宜,而在后世小米却反而比大米贵,起码五块一斤。两千斤小米,那就是一万软妹币了。

    这么一算,张超突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