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野店

    第一章 野店 (第2/3页)

    焦四一听哥哥这话,就知道他用意了,忙住了嘴。丘大倒是还有些不足,但焦三提醒了他,天很快就要黑了,现在不是吵架的时候。

    焦三又对周康道:“周姑爷,虽说码头那小子说这边有捷径,但咱们毕竟人生地不熟,天又快黑了,依小的看,不如还是退回官道上,折返码头边的小镇为佳。那里虽不如清河县城舒服,好歹也有家客店,比这荒山野岭强多了。”

    焦四也跟着附和:“是啊,周姑爷,咱们是粗人不打紧,您可是贵人,吃不了苦,不如退回去,晚上也有个热被窝睡,有顿热饭菜吃。趁现在折返还来得及,天再黑些,山路就难走了!”顿了顿,又道:“天黑了也赏了不什么景,您要看明早再看吧!”

    周康却没说话,只是举手指向前方:“你们瞧,那是不是灯光?前头一定有人家!天黑了,就上灯了。”

    众人皆是一愣,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见林子尽头有一点颤悠悠的火光在跳动,不一会儿,就静止下来,没多久,又多了一点火光,红红的,在渐渐昏暗的山林中很是显眼。

    焦四觉得心里有些发毛:“这……这不会是鬼火吧?!”他听老人说过类似的故事。

    丘大瞪他一眼:“你见过红色的鬼火?那是灯笼!大红灯笼!我们老爷已说了,前头定有人家!”

    既然有人家,说不定县城就不远了,晚上更不必露宿山林,跟折返四五里地去镇上住小店相比,清河县城是更吸引人的选项,于是他们都牵起马加快了脚步。

    那两点火红的灯光越来越近了,与此同时,他们还听到一阵阵“轰”的声音,不知是什么,越来越响。待走出了林子,他们才发现,原来前方不远处有一道水流,水势湍急,从山顶直往山脚方向倾泄而下,到得他们前方二十余丈处转了个弯,势头才略和缓些,形成一条三四丈宽的河。从来路上看到的景致推断,这条河大概是百里河的一条支流,直流到码头边上,才与百里河汇合为一。

    在河的对岸,即使天色昏暗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清河县的城墙,离着不过是二三里路的距离,相比走官道绕一个大圈子,还真是条捷径,可见那码头上的小子也不是胡说。只是河水湍急,要如何渡过?

    丘大叫了周康一声:“老爷,您瞧,那两盏灯笼原来是家客店挂的!”

    周康转头望去,果然看见离河边不远处的空地上,有一处宅院,瞧着是新建不久的房屋,木板都还未上漆,房屋外用树枝围了一圈篱笆,圈了个大院子,正面搭了个门棚,门上有匾,写着“同福客栈”四个字,两旁各挂了一盏大红灯笼。他们方才在林子里瞧见的灯火,就是这两盏灯笼散发出的光。

    虽然在这种地方有间客店,让人觉得奇怪,但毕竟就在县城的眼皮子底下,不象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地方。周康一行人都松了口气,焦四还笑说:“居然是家野店,这老板是怎么想的?荒山野岭的,即便离城近,又有谁会来住?”

    周康没应声,他若有所思地看了看来路,又仔细瞧那同福客栈崭新的房舍,微微笑了一笑。

    他们又是说话又是指手划脚的,客店中的人早已听见了动静,忙忙迎了出来:“客官快请店里坐!小店是新开的,房舍家俱都是崭新崭新的,最干净不过了。随您是要打尖还是吃饭,小店包管让您宾至如归!”一边说,一边殷勤地要请周康等人进去。

    周康却不忙,只打量了来人几眼,见那人二十来岁年纪,一身粗蓝布短褐,满脸是笑,瞧着就跟乡间寻常庄稼汉没啥区别,但浑身上下收拾得干干净净,听他说话的调调,也知道是个机灵的。周康便笑着问他:“你是这客店的掌柜还是小二?怎么会在这里开店呢?”

    那人忙笑道:“小的是掌柜,这不是……旁边河上建了桥,要往清河去的客商从此可以从这边山道进县城了,不必再绕个大圈子,小的就想,在这里开家客店,兴许能挣两口饭吃呢?客官您快请……”

    “河上有桥?!”周康打断了他的话,“桥在何处?!”若是有桥,他这就进城去了,没必要住这山间的野店。

    “有桥,在前头呢,不过是吊桥,这天都黑了,只怕走着不稳当,您若是不急着赶路,不如就在小店歇一晚吧。这会子您即便到了城下,城门也早关了。”

    周康皱了皱眉,丘大便上前啐道:“你少胡弄人!城门关了,难道城下没有人家?我们就算找户人家借宿,也比你这野店可靠!天一亮就能进城,还不耽误事儿!”

    那掌柜却笑说:“您老误会了,从这边过河去清河县城,那是西城门,比不得正城门热闹,城外一大片都是荒地,哪有什么人家?即便有,也不过是几间破土房,瞧您家主人这样的尊贵人,哪里看得上?我们小店有现成的客房,还有热饭热菜,您要喜欢,还能洗上热水澡呢。等天一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