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安置

    第十八章 安置 (第3/3页)

匠、马老二等几家人都纷纷到官府登记上册,作为流民的一员,分到了宅基地,服了徭役,又因为此前的表现而优先分到了荒地,除了仍在客栈有份子钱外,基本都独立出来了。他们各有手艺,自然是不愁吃穿的,如今还从流民孩子中选了几个做学徒,颇受敬重。而王掌柜则改雇其他流民到客栈里工作,只是又开始犯愁了,因为他担心自家店里几个独家名菜的做法会泄露出去。

    同福客栈有几个菜做得特别好,酱菜也很有名气,不但深得县令周康喜爱,还常有附近的富人过去尝鲜,城里的馆子已经开始千方百计打听那几道菜的秘方了,其中就有派卧底来做厨房小工借机偷师这一条。王掌柜如今声望一涨,流民们无人肯助纣为虐,帮那些馆子的老板偷方子,即便真有人偷了秘方去,那些馆子也不敢光明正大宣扬,就怕王掌柜知道了,振臂一呼,就有无数流民们打上门来。

    这一切青云都看在眼里,心中也颇为高兴,眼看着天气渐渐炎热起来,流民们开始服役,原本三天两头打架滋事的情况几乎消失不见了,大家都开始过上了比较安稳的生活,她觉得自己此前的一切辛苦与努力都有了成果。

    不过,仅仅心理上的满足是不够的。青云站在西城门外的荒地上,看着附近已经成型的流民居住区,还有中间那条特地留出来的宽敞平整土道,翘起了嘴角。

    周康这人有个明显的缺点:经济头脑不行!他没有对青云与刘谢在计划书里提出的商店街计划引起重视,甚至因为同福客栈那一群人已经将这条土路修得颇为平整宽敞了,他甚至没让流民们在服役期间再对它进行加固加宽,或是对道路两旁空地上的杂物进行整理,因此那些地方眼下还保持着此前窝棚被烧后的狼狈状况。

    青云通过刘谢,已经拿下了整理道旁空地的任务,并且有周康亲笔书信为凭证,可以优先获得道旁空地的所有权,不过县衙财政紧张,周康也开出了卖地价,每亩地象征性地收一两银子。这块地很大,算起来也有上百亩,对于仅有几两银子私房钱的青云来说是个不可能筹到的数字,所以,她只打算将最有价值的地块收入手中。

    她骑着驴向同福客栈的方向前进,王掌柜是她的合作好伙伴,这种挣钱的好事怎么能不算上他呢?

    只是当她走近新建的那座桥时,桥上来了一群生面孔的人。有几个脚夫打扮的壮汉抬着一抬竹轿,就是扶手竹椅头上有顶的那一种,轿上坐着个身穿宝蓝细布直裰的中年男人,八字胡,摇着折扇,扇上有绿玉扇坠儿,一手戴着两三个宝石戒指,明晃晃地闪人的眼。这样的暴发户作派,偏穿的却是布衣裳,这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青云骑着驴与他们擦身而过,正听得那人身边一个跟班对他说:“老爷,就是这块地了,乱糟糟的,没个样子,老爷您确定没记错么?买下这里真能发财?”

    青云嚓地转回头去,几乎没扭了脖子。

    居然有人看上了她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