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崎江的多处巧合 02

    11 崎江的多处巧合 02 (第2/3页)

。五月铸乾封泉宝钱。六月高丽泉盖苏文死,诸子分争。十月命李绩为辽东行军大总管以征高丽。”

    “很勤奋的学生,像我女儿玛丽亚。聪明而博学的才女,赞美你,你不仅有东方女性的聪慧,更不缺少她们的才情。”那女生顿时面上通红,又忍不住笑得很开心,倒当真显得很是美丽。

    哈金森赞许的笑笑,又道:“其实这一年,中国强悍的女皇帝武则天已经开始在逐渐掌权,李治被旁落。而在这一年,基督教甚至都来不及分裂为罗马天主教和新正教,在西方的影响都还没那么深远,它又是怎么到达东方领域,又在这里建下的教堂的?很有趣,是不是?”

    阳毅垂头思索,不得不承认按照哈金森的猜想往下想,越想越是觉得疑点很多。

    “大家有空可以继续去研究研究,你们会发现李治在这一年干的事,实际已经达到了用你们东方人来形容叫做大彻大悟的境界才会做的事。说个不好听的,用更俗的说法,就叫做安排后事。而武则天,则忙着夺权,两人都分身无术来建这个教堂,唯一的可能就是远征高丽的李绩。”

    “李绩?”全体不生大哗,连阳毅都不肯相信他能修出这样一个教堂。

    李绩,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东南)人,本姓徐,名世绩,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姓李,后避太宗李世民讳,遂单名绩。唐朝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他不仅在其戎马生涯中能谋善断,有杰出的军事才干,在政治上也很有建树。在武的方面唐太宗曾极口称赞他“古之韩白、卫霍岂能及也”。政治方面唐太宗也曾高度评价他说:“参经纶而方面,南定维扬,北清大漠,威振殊俗,勋书册府。”

    这样的一个人,才华肯定毫不让人怀疑,但他在总章二年,也就是公元669年病卒。死前三年就开始兴修与唐朝文化八竿子都打不着边的西式教堂,这未免也太让人匪夷所思。

    当下,不仅阳毅不肯信,其它学生也是大摇其头,全都露出哈金森在说神话的表情来。

    哈金斯微微一笑:“当年朝中诸臣皆反对李治立武则天为后,李绩表面反对,实则暗中支持。这说明什么?说明此人不仅善于揣摸帝心,更有接受改变的大度。换种现代的方式来说,就叫做勇于接受新生事物,或是适应能力极好,很容易顺应环境改变而做出最利于自己的选择。如果在那个时候有什么情况会促使他去修那么一座教堂……大家仔细想想,以李绩的性格,难道说当真没有可能?”

    哈金森的话有些强词夺理,但又不是全无道理,阳毅很想反驳他,可才学不够,张了张后嘴说不出话来。却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