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星门

    第十一章 星门 (第2/3页)

场,且与引力波强烈作用。该天体中充满了超大玻色子等离子体,它们会反射引力波,这与镜面的光反射非常相似。通过调整该等离子体的密度,反射高频引力波从而抵消切变张力,产生的辐射会被贮藏在天体中,共振点的内部重应力会如网状稳定增长,最终形成高曲率的触手。

    与之相类似的是激光,通过反射空腔中的共振产生极强的干涉性密集电磁能量光束。两个虫洞末端的距离取决于双星系统中恒星的质量以及星门位于哪个共振点上这2个因素。为了连接两个星门,试错法的应用就必不可少,而且通常需要持续多年时间。这是因为我们无法预计张量场所形成的触手会在哪里出现。但我们可以通过在临近星系内建立重应力场,无须抵达临界点,触手也在不断延伸。尽管还需要不断尝试,但这样连接两个星门的可能性就增大了。这与雷雨天使用避雷针的道理是一样的。

    埃伦人建造的第一个星门有很大的局限性:即一旦形成了虫洞并已有一艘舰船从此穿越,那么另一艘舰船想穿越,就必须形成另一个虫洞。由于重新连接两个星门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所以舰船通过星门会花费很多时间去等待触手重匹配。而之后建造的“星门跳跃”能够保持虫洞长时间敞开,现代的星门可以保持虫洞之间的连接在其重置前敞开长达数十年。此外,埃伦人建造的第一个星门一次只能连接并保持一个虫洞敞开,而如今,可以保持几个虫洞同时敞开,且星门能够一次与其他多个星门连接。在一个普通的双星系统中,星门的有效跳跃距离大约是15光年,例外的情况是星门建立在恒星与恒星间的第二个共振点上。这是因为这些节点距离恒星系非常远(通常距离达0。5光年),而且较难被使用,直到最近几百年它们才开始慢慢被开发。从另一个角度说,在这些点上建立的星门比一般的星门的距离范围就大得多。

    当然,穿越星门也有一些严格的限制。首先,由于星门须要建造在共振点上,所以只有在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恒星的星系之间才能实现。这样的话将有三分之一的星系不具备建造星门的客观条件。其次,在一个星系中,相同时间内只能启用一个星门。这是由于超大玻色子球体产生的共振场内会发生无规则振动,如果在相同时间内同一星系内活跃着一个以上的球体,那么它们就会变得极其不稳定,难以控制。要使舰船航行于虫洞之间,两个虫洞的末端必须分别连接到对应的星门。

    这就意味着舰船只能在能够创建虫洞的常规空间中进行跳跃。因为触手在经度方向上会有极度扩张,也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