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盛世(大结局)

    第六百三十七章 盛世(大结局) (第2/3页)

衡天朝。听起来数量吓人,可是当海军出现的时候,他们的士兵全都尿了。

    对方一艘战舰抵得上安南几十艘,完全就是壮汉和孩子的战争,没有一丝一毫的悬念。完全就是一边倒的横扫,一半的军舰被送到了海底,剩下一半选择了投降。

    谁有闲心搭理这些猴子,把他们都集中到了岸边,然后纵火把船只都烧毁。清理了阮氏的海军,郑氏的也不例外。

    两个月时间,除了零星的渔船,安南连一艘像样的战舰都没有。

    海上被彻底封死,不许商业往来,不许出海打渔。

    安南可不比天朝,能够自给自足,没有了贸易,没有了海上的渔获,就要了半条命。大量的渔民失去生活来源,安南接连发生起义,战火迅速波及全国。俺男人就像是疯子一样,不停地杀戮对方,尸体堆积如山,血水把大地染成红色。

    自始至终,天朝都没有直接登陆安南,光是海上封锁,就产生了如此效果,实在是令人不敢置信。

    混战持续了一年多,安南不得不派出了使团,前往天朝上国请罪。随同他们一起行动的,还有十几个小国,他们带着珍禽异兽,各种土产,前去朝拜天朝的皇帝,祈求皇帝能够像以往一样,继续当冤大头,善待他们……

    “南洋各国,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以往历朝历代没法占据南洋,是因为恐惧海洋,只是依靠陆军。长途跋涉,加上烟瘴之地,路途艰难,承受不住损失,不得不退了回来。这一次我们从海上下手,就是彻底把南洋吞进肚子里,绝对不放过!而且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研制出了全新的蒸汽船,正在加速生产,以后我们和南洋的联系都靠这些船只了!”

    张恪兴奋地宣布,为什么如此说呢,制约帝国扩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通讯,距离太远。政令没法下达,自然就没法控制。

    陆地上是战马,海上就是船只,偏偏帆船受限于风向,有些时候就没法传递消息。试想一下,一道调兵的命令下达,结果半年之后才接到,岂不是黄花菜都凉了。

    有了蒸汽船只,就无需在乎风向,安全系数大大提高。最多一个月时间,南洋的消息就能传到京城,供皇帝和内阁做出决策。

    技术难题解决了,张恪就迫不及待地跑马圈地了,在大航海时代,大洋上的岛屿,谁先发现就是谁的,先下手为强。至于消化可以放在后面,先把篱笆筑起来再说。

    把安南打服。接下来就是就是印度。

    虽然后世三哥在大家的眼中,就是蠢萌蠢萌的代名词。实际上历史上三哥还是很辉煌的。雄踞南亚次大陆,耕地广阔,农业发达。人口几乎和天朝不相上下,经济总量也差不了太多。唯一的问题就是印度长期处在分裂的状态,诸侯遍地,各自为政。形不成合力。

    当然这样正好给了张恪下手的机会,只要拿下印度,天朝缺粮的危机就能够解决。而且征服了印度,等于每一个国人都有了一个海外奴隶!

    想想都觉得激动人心,张恪给内阁和枢密院下达了命令,让他们制定征服印度的方案。

    谁知这个方案并不容易,那么庞大的领土,几乎和天朝差不多的人口,错综复杂的关系,难以计算的部落,光是为了弄清印度的状态,就花了三年时间。

    张恪登基第十个年头,由皇太子张琰率领着十五万的远征军,连同一千五百艘战舰,从东南的五个港口一起出发,途径南洋等地,在马六甲短暂休整,又杀入了印度洋。

    这十年间,海军已经吞并了斯里兰卡岛,并且把这里作为攻击印度次大陆的跳板。十五万大军赶来,连同本地的驻军,分批登陆印度,开始了征伐印度的开始。

    这一场大战前后打了十年,印度莫卧儿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奥朗则布在德里的皇宫之中,蹈火而死,漫天的烈焰吞噬了繁华的宫殿,也吞噬了次大陆的一切。

    十年之间,形成了的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