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能吏(上)

    第十二章 能吏(上) (第2/3页)

 据说当年,龙女庙名闻四方,每年九月九日都要到此祭拜龙女,每年重阳节期间,还举行为时五天的庙会。

    龙女庙前商贾云集,戏班、杂耍,热闹非凡。

    而每逢天旱不雨,乡人纷纷前来祈祷,企盼天降甘霖。

    王守田站在大殿门口,观看着这些,心里已经瞬间闪过了很多念头。

    他之所以想来庙宇里看看,并非是真的对龙女有特殊兴趣,前世地球21世纪,自修自悟,观看神灵,也不过如此。

    只是觉得城里的民众需要一个寄托,让他们的心安定下来。

    再说,庙也是当时民众的精神食粮。

    这个世界这个时代,娱乐贫乏,拜庙看戏,就是最大享受了。

    而且,王守田还有意搞些卫生。

    一般县城,空间狭窄,家家户户都往街上倾倒垃圾,于是街道上垃圾堆积如山,年深日久臭气冲天,路人往往只能掩鼻而过。

    也没有下水道工程,生活废水往往无法倾泄只能渍积于地面,若遇雨天则水流不畅,街上积水成河。

    城市肮脏和污浊是疾病的温床,大量疾病的流行。

    虽然现在,县城重建,但是王守田也没有兴趣居住在危险的城市,要是来一场瘟疫的话,只怕一个县死上一半都不是稀罕的事。

    按照王守田的规划,首先下水道已经建了,下一步,就是建公共厕所和公共澡堂,这并非是什么超前的事,在地球上宋朝就很普遍了。

    思考而定,王守田顾左右说着:“去县衙。”

    县衙,却也是少不了,这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现在比较简单,但是也分布着大门、大堂、二堂、迎宾厅、三堂等建筑,若是以后人口多了,还会扩建,花园之类也会建起来,现在满足办公绰绰有余。

    到了门口,薛远迎接上来,躬身行礼。

    薛远穿着一件石青色的令吏公服,精神抖擞,神色又有不同。

    “主公,您今日而来,我倒正有事禀告,最近却有一些流民,又前来。”

    “哦,这时节还有流民,是冬收催税逼的吗?”王守田沉思了一会儿,问着。

    “主公,您说的不错,大部分却是对面太素县的流民,川中都今年大败,要重建,自然需要大量粮钱,因此横征暴敛是免不了,百姓衣食无着,听闻着我们这里能有口饭吃,因此就投奔而来,这就有数百之数。”

    “这事甚易,我许你拨下军粮赈济,但是要编户编组,监督奸细。”

    “诺,主公,不过,这太素县的流民,还是小事,却有本镇的流民,这又如何处理?”薛远脸色凝重,问着。

    “本镇流民?”王守田皱起眉来。

    “本府文阳府,除府城外,还有开明县、兴山县、东岚县、正定县。”

    “开明县是文官管理,知县李存义宽厚,甚得人心,没有流民,兴山县却由长策都大将赫义管辖,供养一都兵力,可所谓不知治政,中饱私囊,百姓甚是困苦。”

    “正定县原本是燕山都管辖,却由于陆炎战死,因此大帅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