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一)

    第十八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一) (第2/3页)

引着,在一处靠窗的雅间旁停了下来。

    这雅间开的是内窗看的是园景不是街景,故而极为幽静。

    谢丕十分满意的指了指窗外的景色道:“慎大哥以为此景如何?”

    谢慎淡淡道:“景好人更好,能与二位同坐一桌共饮佳酿,什么风景都是极好的。”

    王守文拍手赞叹道:“慎贤弟说的极是,咱们兄弟三人能够结识那是天大的缘分,什么景不景的,根本不重要!”

    小厮麻利的将酒菜端到雅间一一摆盘,恭敬道:“几位公子请慢用,有什么需要尽管招呼。”

    谢丕挥了挥手,小厮识趣的躬身退下。

    那小厮离开后,王守文有些不悦的说道:“这些贱民最是龌龊,你见他看慎贤弟的眼神了吗,就凭他也敢瞧不起慎贤弟?”

    谢丕皱眉道:“这样的人见识也就这么短浅了,慎大哥没必要跟他置气。”

    谢慎心里倒是完全没有跟那小厮置气。有句话叫做莫欺少年穷,在明代寒门子弟还有一丝鱼跃龙门的希望那就是科举。

    只要能够考中功名,就可以做官从而光宗耀祖,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即便只获得了秀才功名,在平民中也是高人一等的存在,免除一切徭役赋税,可以享受见官不跪的礼遇。

    而那些底层的杂役却是绝对没有希望的,他们只能在蝇营狗苟中粗重的喘着气,苟活下去。

    读书人就是这样的,旁人向你投来的目光完全会因你的地位而发生改变。

    他们可以讥笑着呼喝百无一用是书生,也可以敬慕的感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一切的决定因素就是功名二字。

    多少人被功名所误,图的便是考取功名后享有的特殊待遇。

    “不说这些了,喝酒!”

    虽然他们三人最大的不过十三岁,但在大明朝这个年纪喝酒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毕竟不少农户家的孩子十五岁就娶妻生子了,十三岁在余姚已经可以被看做半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